时间:2020/1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第二季度“武清好人”

公!示!啦!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形成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区文明办每季度推出“武清好人榜”。本年度第二季度经过评选小组初评、网络投票评议、综合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年第二季度“武清好人”20人。

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年第二季度“武清好人”予以公示。凡对公示人选持有异议者,请在7日内(自年7月30日至年8月5日)向武清区文明办反映(实名反映问题)。

工作邮箱:

wqwmw

tjwq.gov.cn

年第二季度“武清好人”名单

助人为乐“武清好人”

1、刘振磊:梅厂镇六指堼村村民

2、张岩:汊沽港镇六道口村村民

3、陶磊:武清区住房和建设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支队监督员

见义勇为“武清好人”

1、邵克江:杨村第八中学德育副主任

2、张袁磊:徐官屯街道景瑞花园居民

诚实守信“武清好人”

1、尤海宁:中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董事长

2、李鹏: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敬业奉献“武清好人”

1、刘继群:大黄堡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2、范振海:河西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3、张立刚:黄庄街道泉昇佳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4、杨永捷:武清区卫生管理站作业队总队长

5、赵斌:天津市雍阳中学副校长

6、郭满山:南蔡村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7、袁志兴:大碱厂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8、常河:石各庄镇石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9、崔建国:崔黄口镇副镇长(挂职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10、董玉富:豆张庄镇双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孝老爱亲“武清好人”

1、马毓苓:东蒲洼街道蒲瑞馨园社区居民

2、孙炳艳:上马台镇上马台村村民

3、韩宝美:杨村街道松鹤园社区居民

年第二季度“武清好人”

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武清好人”(3人)

刘振磊

刘振磊,男,32岁,群众,梅厂镇六指堼村村民。刘振磊是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村里人都喜欢叫他“小磊”。小磊被评定为智力四级残疾,低保享受人口,虽然智力不及常人,但他却有一颗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心,只要一有空就会帮助大队收拾村里的卫生。今年正月初九,完成村里扫雪任务后小磊找到村书记想参与村里卡口执勤,从那天起小磊正式成为了村里防控一线的战疫人。他负责村里卡口的拦车、消毒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8点到晚8点,12个小时,从没有迟到早退。

张岩

张岩,男,31岁,群众,汊沽港镇六道口村村民。张岩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年加入三爱雷锋车队以来,秉承着“爱国家,爱儿童,爱老人”和“扶危助困”团队宗旨,积极投身公益爱心事业,开展志愿奉献活动,参与团队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共参与帮扶困难家庭20余个,多次为福利院的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和食品。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车队队员,积极捐赠物资、踊跃参与到汊沽港镇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共参与捐赠物资价值2万元,每次都开着自家小货车将捐赠物资送到指定场所,包括消毒液斤,食品箱,抗菌消毒液20箱。同时按照镇里总体安排部署,和团队成员一起坚持每天值守在六道口村东、村西两个路口,为村中疫情防控守好防线。

陶磊

陶磊,男,33岁,中共党员,武清区住房和建设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支队监督员。1月下旬,陶磊回武汉探亲,却因武汉封城阻隔了返回的行程。2月27日,他主动向社区居委会报到,坚决要求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主动提出要负责有疑似病例的重点楼栋封控工作。加入志愿者队伍后,所在社区安排陶磊负责8栋楼的封控和巡逻。当时37栋有隔离疑似病例,但陶磊没有退缩,他每天承担12个小时的巡逻防控工作,还负责区域内8栋楼居民生活物资药品统计清点和配送入户工作。在返津后严格按照要求居家隔离,确保以良好的状态返岗复工。如今,陶磊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又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见义勇为“武清好人”(2人)

邵克江

邵克江,男,28岁,共青团员,杨村第八中学德育副主任。年11月30日凌晨,邵克江驱车回家,下车时发现一栋楼房冒着浓烟,窗口似有手机屏幕的光亮,他马上判定是某楼某门4层失火,必须马上施救。他一面快速拨打报警,一面往楼上跑去,并顺势猛敲一、二、三各楼层的门,大声喊救命。他打电话叫父亲来帮忙,和两名邻居到楼上准备入户施救,但门把手都被踹断了,门还是打不开。他安排去小区门口接,其他人清理现场,打开生命绿色通道。五分钟后,及时赶到,消防员迅速破门,很快小女孩被救出来,邵克江又配合救援,和父亲帮忙把祖孙二人抬上急救车。第二天,他照常上班,他没有对任何人说晚上救人的事。事后得知祖孙两个已经苏醒了,他的心也踏实了。

张袁磊

张袁磊,男,44岁,群众,徐官屯街道景瑞花园居民,中医执业医师。年9月29日,他与朋友偶遇一起抢夺幼儿事件。一名男子突然窜至婴儿车前抱起车内的孩子直接往亮马河扔去,因为距离较远,女孩被重重摔在河坡上,奄奄一息。由于一切来得太过突然,老夫妻俩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此时那名男子还不罢休,弯腰搬起一块水泥石块,向河坡的孩子窜去,老夫妻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张袁磊与朋友万仁家听到呼救,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张袁磊首当其冲,利用自己所学功夫将其制服后交给旁边的群众,并提醒群众立即报警,之后与老夫妻二人迅速将受伤的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张袁磊为人善良耿直,经常伸出援助之手。年春节,因雪天路滑,一女孩骑车摔伤导致休克,张袁医院抢救。年8月在铜仁开往遵义的大巴车上,一乘客突发心脏病,张袁磊第一时间出手施救,为病人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受到了全体乘客及铜仁市客运公司的称赞。

诚实守信“武清好人”(2人)

尤海宁

尤海宁,男,41岁,群众,中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董事长。年5月中测联创天津分公司在武清成立,他对客户做出了“产品价格若高于同城其它同类卖场的退还十倍差价,若产品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的郑重承诺。公司内部狠抓产品的进、销及台账管理,从产品进入到销售安装建立了一套自律制度,并落实到专人负责。他亲临现场组织施工安装,充当“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检验官,保证新产品顺利推广和选用,由于他热心、贴心为客户着想,深受客户的好评。秉承着“诚信是最大资源”的理念,几年来,他带领着企业守法经营,稳步成长,年,他本人被选为天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理事。

李鹏

李鹏,男,42岁,中共党员,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疫情发生后,中纺新材料公司作为医用防护服面料的生产企业首当其冲,李鹏号召全体员工取消春节休假返回工作岗位,投身医用防护服面料生产战场。作为工信部指定的医用防护服面料的重点生产供应单位,李鹏深感责任重大。他带领员工集中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产能不足等关键问题,保障防护服面料的供应。目前,公司每日生产防护服面料4万多米,比复工初期1.5万米的产量提高了2倍多。面对艰巨繁重的防控任务,李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坚守一线,统筹协调安排公司各项工作,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确保公司在疫情期间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工作。

敬业奉献“武清好人”(10人)

刘继群

刘继群,男,43岁,中共党员,大黄堡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刘继群把围场视为第二故乡,真情融入、苦干实干,持续强化两地沟通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全力以赴推进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等各项工作,深得围场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赞扬。三年来,他成功协调争取天津市、武清区财政帮扶围场资金3.06亿元,谋划实施了以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为主的重点帮扶项目30余个,总投资8亿元以上,助力围场于年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年连续两年考核优秀,被承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嘉奖奖励。

范振海

范振海,男,48岁,中共党员,河西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范振海于年5月到平凉市扶贫办挂职锻炼,克服家庭困难,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扎根平凉。他深入到平凉市5个县区的乡镇村组,到扶贫一线调查了解实情,推动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他还组织协调天津市3个区与平凉市5个县区的全方位合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做出了贡献。范振海年被甘肃省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立刚

张立刚,男,44岁,中共党员,黄庄街道泉昇佳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他坚持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干,把社区当成家来建,把居民当成亲人看,扎根社区无私奉献。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是还迁小区的“老大难”工作,他组织物业保安、保洁队进行了多轮次集中清理整治,清理各类僵尸车余辆,更换楼道灯0个,极大地优化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此外,张立刚高度重视社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志愿活动30余场,引入“壹起分社区”项目落户。疫情期间,他带领同事们连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安排消杀、社区执勤、入户登记摸排、为隔离户送去生活必需品,清理生活垃圾。

杨永捷

杨永捷,女,35岁,中共党员,武清区卫生管理站作业队总队长。她管辖城区两个作业队,余名一线环卫工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永捷带领环卫作业队全体人员,在完成道路清扫和公厕保洁等日常工作基础上,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提高环卫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确保日常防护工作不走过场,杨永捷每天奔波在各条道路与各个公厕之间,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防护标准,穿戴整齐。各项工作她都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严格落实到位,确保疫情期间不出纰漏。2月14日清晨,武清城区出现降雪,她顾不上回单位吃饭,立即联系车辆装运融雪剂到背阴道路和桥面,并组织人员播撒,等到完成任务,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单位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在她的带领下,她的队伍高效及时的完成了此次的清融雪任务。

赵斌

赵斌,男,41岁,中共党员,天津市雍阳中学副校长。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早晨6点,他准时出现在教室,中午和孩子们倾心交流,一起奋斗,晚上全程陪伴上好自习。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一干就是20年。因为长期的过度劳累他患上了偏头疼、胆囊息肉和严重的颈椎病,以及慢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半年下来体重就减轻了20多斤。可是,在学校改制的关键时期,他勇挑重担,身兼数职。每天都是边吃药、边工作,由于一直以来的严重透支,他晕倒在了课堂上,被同事、医院紧急救治。因为正值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告,仅仅住院两天便回到学校。作为雍阳中学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今年春节,他带领志愿队全体教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等一系列资料,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整,对教室、楼道、办公室所有桌椅、用品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消毒。无论是作息时间、课程设置还是录课培训、网络保障、课程审核等,每项工作他都事必躬亲。

郭满山

郭满山,男,45岁,中共党员,南蔡村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郭满山结合东西部扶贫工作的要求,牢牢抓住帮扶项目这个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坚持超前部署安排,使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作用。按照平凉市和静宁县“牛、果、劳”三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武清区的特点和优势,他坚持“所需”与“所能”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推动静宁肉牛养殖及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他还紧跟形势任务变化,认真实施“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同时协调东部企业与静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消费扶贫成效显著。郭满山出色发挥“一岗双责”作用,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年被甘肃省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袁志兴

袁志兴,男,41岁,中共党员,大碱厂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任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袁志兴把泾川当成第二故乡,把泾川百姓当亲人。他深怀扶贫情怀,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帮助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六大板块合作领域,围绕泾川苹果、平凉红牛等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做大做强;他注重人才交流培训,强力助推产业合作,精准对接劳务协作,积极推动乡镇、学校、医院、村企结对和领导干部结对认亲,推动落实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万元,认真研究安排因地制宜实施各类帮扶项目90余个,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时代考验。在此基础上面对王村镇朱家涧村挂牌督战目标任务,袁志兴积极协调投入帮扶资金0余万元落实重点产业项目,销售滞销甜瓜17.7万斤,输转朱家涧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

常河

常河,男,43岁,中共党员,石各庄镇石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接到镇党委、政府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的通知时,常河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党总支会议、村两委会议,连夜对石西村六条道路进行了封堵,在村西口建立进出村检查站。他第一时间把党旗和支部设立在检查站,40余名党员请战。常河带领全体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保障村内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在村里没有消毒设备和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他通过协调调来大量84消毒液,每天对全村进行无死角消毒。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还紧抓村内精神文明建设,多次出资组织全村困难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的温暖,带领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践行移风易俗,村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崔建国

崔建国,男,46岁,中共党员,崔黄口镇副镇长(挂职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崔建国积极和武清合作交流办等进行对接,促成江达县净界天然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清在藏注册企业雍锦公司达成万元消费扶贫的框架协议;联系武清三家企业单位支持消费扶贫,购买33万元雪岩泉矿泉水;和两个社会组织达成为江达两所小学购买电脑建机房的意向;联系天津市社团组织为江达县中小学捐赠1万袋总重5万斤价值万元的增强免疫力营养补品“蜜儿餐”;联系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江达困难残疾人购买了拐杖、轮椅、下肢助力器和助听器;联系京滨工业园商会向江达县捐赠20万元,助力江达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武清方面为江达县投入万资金,建立圆梦基金项目,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让江达县的贫困学生能够重返校园,圆自己的大学梦。在做好援藏工作的同时,崔建国通过结对帮扶等措施,积极伸出援手救助困难群众,累计捐款捐物达1万余元。

董玉富

董玉富,男,49岁,中共党员,豆张庄镇双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董玉富身先力行、迎难而上、主动入位、积极作为,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冲锋在防控疫情一线,“硬核”坚守,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他坚持每天提前到岗,严格落实信息登记、体温测量、车辆消毒等各项措施。通过支部带动,“两委”行动,广大群众纷纷捐款捐物,还有不少村民主动要求参加防控值班及灭杀消毒等工作。董玉富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及时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动员群众、网格员参与联防联控,做到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疫情期间正值本村芹菜产销旺季,但销售形势不乐观。董玉富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联系外地的客户,来村里进行收购,为本地和外地的客户申请办理“绿色通道”手续,有效保障了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畅通无阻,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

孝老爱亲“武清好人”(3人)

马毓苓

马毓苓,女,62岁,群众,东蒲洼街道蒲瑞馨园社区居民。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婚后,马毓苓与丈夫一直和公婆还有智力残障的大伯子一起生活。马毓苓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总惦记着先给老人添新衣服,买老人爱吃的水果。在婆婆重病期间,她每天帮老人擦身翻背、洗脸洗脚、洗衣送饭,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终于康复。智力残障的大伯子不慎走丢,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的马毓苓顾不上医生的嘱咐,连夜寻找,直到把人找到,她才放下心来重新养病。马毓苓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和谐的家庭。

孙炳艳

孙炳艳,女,62岁,群众,上马台镇上马台村村民。孙炳艳结婚时,就有人劝她:丈夫兰俊明的大哥兰俊宝体弱多病,30多岁了还未娶妻,嫁过去不光伺候公婆,还得伺候大伯子。然而,孙炳艳看中了兰俊明的踏实肯干,还是选择嫁给他。结婚后,孙炳艳主动承担起照顾大伯子的责任,洗衣服、拆棉被、扫屋子、做饭菜,得到全家人的认可。兰俊宝每年医药费就要几千元,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孙炳艳却从不埋怨,借钱也要给大伯子治疗。盖新房时,孙炳艳特意为兰俊宝盖了一间房。如今,孙炳艳年过六旬,很多事情忙不过来,儿子主动承担起照顾兰俊宝的重任。

韩宝美

韩宝美,女,64岁,群众,杨村街道松鹤园社区居民。薛铁刚、韩宝美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年,韩宝美前夫因病去世,韩宝美带着刚满百天的孩子不知所措。这时,前夫的叔叔王作江、婶子赵宝珠主动站出来照顾韩宝美。韩宝美感激万分,对叔叔婶子许下承诺,“您们现在帮我带孩子,您们老了,我来赡养!”这样一个承诺,一遵守就是40年。新家庭成立后,薛铁刚对待王作江、赵宝珠老人胜似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和妻子一起照顾双方老人,一家人过得幸福又美满。薛铁刚的身体也不好,患有糖尿病,年初又做了开胸手术,家庭的重担都压到了韩宝美一人身上,但是她没有叫苦,照顾丈夫,照顾老人,家里依旧井井有条,夫妻二人从未吵架,家庭和睦美满。每到家中长辈生日,全家都要一起聚餐并照一张全家福,以此纪念全家的幸福和流逝的光阴,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他们夫妻二人,用38年的坚守,诠释了亲情的温度。

来源:文明武清

1.崔黄口镇举办河(湖)长制工作培训会2.市妇联到崔黄口镇考察年度“天津市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候选基地3.崔黄口镇召开优达通拼多多助力镇企业发展推动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yy/62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