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水是无锡这座城市的“属性标志”,多年来无锡为恢复江河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也一直在努力。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蠡湖水草面积已扩至40万平方米水域,并构成了一个“水下森林”,标志着蠡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效果非常不错,附近水质已稳定达到III类水质!

近日,记者来到西蠡湖岸边,乘船往湖里走,低头就能看到丰茂的水草。

刚才那个是金鱼藻

现在这个是穗花狐尾藻

而在其他季节你还能看到伊乐藻、轮叶黑藻、密刺苦草、篦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等水草,保证了湖中水草能四季交替,越冬水草明年夏天要维护调控。部分水草要进行收割,这样将蠡湖现有的藻型生态系统,恢复成草型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蠡湖生态修复工程,是国家“十三五”水专项“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的示范工程,项目和课题负责人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张运林和高光研究员。示范工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负责科研设计,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工程实施。

一期工程2万平方米(年)二期工程38万平方米(年7月开始,分4块区域实施)

主要通过生态围隔消浪、水体透明度提升、鱼类种群生态调控等技术手段,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沉水植物群落进行重构。

区域一实施前

区域一实施后

区域二实施前

区域二实施后

区域三实施前

区域三实施后

区域四实施前

区域四实施后

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蠡湖示范工程二期实施区域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未实施区域,基本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局部区域达到II类。其中透明度这一指标改善最大,水体透明度稳定维持在80-厘米,而外湖未种水草区域仅30-40厘米。此外,沉水植物覆盖度也由原来不足5%提升至40-50%。

部分区域水生植被恢复效果展示

您也许会说,不就是种种水草吗,会有多大技术含量?但还就是出人意料,种草没那么简单!

瞅见下面这张图上,那些阻挡风浪的网没有?

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宏胜介绍,把风浪减少的目的是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生态链恢复创造条件。在种植水草时,不同水深、泥质也得有区别,要注意光照能透入,要及时清理残叶枯枝……总之,分区域实施、需要慢工出细活。

除了消浪,还得赶鱼!尤其是草鱼、鲤鱼!

它们可是吃水草长大的,一条长约40厘米的草鱼,一星期就能吃掉平方米水草,鲤鱼还经常掀起底泥把水搅浑,影响水体透明度,偏偏很多人还就喜欢放生草鱼、鲤鱼……

在此要求求各位市民先别到西蠡湖放生鱼类啦!

好消息还不止是在蠡湖身上,相关生态修复工程科研成果已陆续在无锡多处推广应用,无锡马山水环境生态修复项目、无锡荡东水环境生态修复项目、无锡宜兴河道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荡东片水生态修复工程,效果已初步显现。该工程位于新吴区鸿山街道荡东片,北起伯渎港、南至望虞河、东依漕湖、西临坊桥港,隶属于走马塘东南片。涉及生态修复河道8条,鱼塘改造近8万平方米。河道包括伯渎港承泽坎段、火车浜、朱塘河、杨家里河、小坝头河、杨更上浜、板房上河及刘子头浜,水域面积近19万平方米。未修复前,该区域的河道、鱼塘水质基本处于III类——IV类。

“目前已完成火车浜南段、杨家里河西段河道水生态修复工程,水质稳定达到III类,透明度清澈见底。”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介绍。

马山街道“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即将开工。该项目位于马山街道马迹山片区,涵盖区域内顾家渎、刹渎、钱家渎、北浜河等四条河以及七里堤河部分河道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

湖泊治理是个长期过程,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蠡湖先是经10多年治理摆脱蓝藻的束缚,接着就是逐步恢复当年清澈的水质,这离不开科研工程人员努力,也需要全市人民倍加珍惜维护,让我们相约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秀美无锡怀抱一湖清澜!

来源:江南晚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117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