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时间刚过了0时,波罗乡段金沙江岸边黑魆魆的,唯有几点灯光在晃动。 5名男子打着手电筒,紧盯着汹涌的金沙江,嘴里不时蹦出一个数字,“.07米。” 七八米高的水浪突然扑过来,溅了5人一身泥浆。水浪慢慢退下,又突然扑过来,往复持续了十几分钟。 监测人员踩着泥泞道路转移观测点。昌都市水文局图 这是10月13日的凌晨,西藏昌都市水文局业务科科长格乐与4名同事,正持装备监测着水位变化。 两天前,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威胁到下游多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诸多抢险救援力量中,水文监测者可能是距离洪水最近的一群人。他们需要处于水患一线,及时将水情信息传回后方。这些数据对评定灾情、制定救灾方案至关重要。 公众通过媒体获知的金沙江堰塞湖西藏一侧的水文信息,均来自这个5人团队。上述“.07米”,就是他们记录到的此次堰塞湖的最高水位。 10月15日晚8时许,结束了一线工作的格乐和同事们返回江达县城,“站着都能睡着了”。算起来,他们已经在水患一线连续工作了四天四夜。 监测人员在工作现场,他们连续3个昼夜未休息。昌都市水文局图 “水位追着水尺跑” 堰塞湖突如其来。 10月11日早上8点半,格乐突然接到任务,金沙江滑坡导致堰塞湖水位持续上升,他们需要马上去现场检测水文变化。领导给的准备时间只有1小时,“像部队似的”。 当日凌晨发生的滑坡才过去几个小时,有关灾情的信息并不多,但凭着职业的敏感,格乐意识到形势可能很严重。 他立马召集了扎多、尼布、布琼和络加四名同事。五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快速准备车辆,装配设备。 水尺、全站仪、ADCP水文仪器……一个小时内,他们所有可能用到的价值两百余万的设备全部装上车,匆匆带了点饼干和矿泉水就上路了。他们原本计划去堰塞湖“大坝”,但道路受阻,只能选择在堰塞湖上游的波罗乡附近监测。 监测员在夜里安装水尺。昌都市水文局图 从昌都市到江达县路程公里,沿着成那线翻过海拔多米的高山,正常车程需要5个多小时。但格乐和同事们用了三个多小时,就赶到了江达。 而从从江达县到波罗乡事发地,还有70多公里乡村路。在江达县政府与相关单位沟通后,他们继续朝着金沙江堰塞湖飞奔而去。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高山深壑将大地切得支离破碎,道路险且阻。此时,沿途救援车辆逐渐增多,通行压力越来越大。格乐和同事开车到同普乡时,各种车子列队排开,无法前行,格乐心急如焚。 下午4点左右,格乐决定停下来,就地作业,监测道路边藏曲的水位。藏曲在波罗乡附近注入金沙江,堰塞湖的水位已将藏曲水位抬高,藏曲水位变化也能反映堰塞湖的情况。 当日下午6点左右,格乐和同事们方才赶到波罗乡。波罗乡与四川甘孜白玉县隔江相望。而倾斜向南注入金沙江的藏曲,又将波罗乡分成两边,一边是波罗乡政府,一边是波罗寺。 此时的波罗乡,已不同于往日模样。大量滑坡体堵塞江水,导致藏曲与金沙江交汇处的水面抬高,连接波罗寺和乡政府所在地唯一的桥梁,已被淹没无影。无处可去的江水在狭窄的河道里快速涨溢起来,直逼乡政府楼地平面。 “工作了17年,从没见过这样的险情。”现场情况让36岁的格乐震惊。庆幸的是,附近几个村子和波罗乡政府的多人,已被转移到安全地点,波罗寺的地势稍高,但僧人们也被安置在7公里外的安置点。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来不及考虑太多,格乐与同事们一起安装检测设备,他们需要近距离接触水位,以固定好1米高的水尺,观测涨势情况。 水位监测人员正在准备安装设备。昌都市水文局图 可是刚固定好一个水尺,很快被上涨的水淹没,接着固定第二个,又很快被淹没,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说实话,当时心里是有点害怕的。”格乐后来回忆,刚走到河边,前面就陷下去一块,接着后面又滑落一堆,令人心惊肉跳。“但我们职责所在,必须要发出数据,大家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