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1021/5779684.html 引言—名字由来 江达,藏语译音,意为“觉普山沟口”。“江”为“觉”的译音,“达”藏语意为山脚、沟口。年,觉普寺始建于江达镇觉普山脚下沟口处,沿习称觉普寺所在的地方为“觉普达”,后演译为“江达”。 江达县今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 长江图 长江自北向南沿东部边界流经江达县,为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果布白宗山 江达县的果布白宗山传说曾为莲花大师修行过的神山。绕此山徒步转一圈约三小时左右,沿途有老虎洞、嘎钨洞、猿人厕所、右旋海螺、莲花生修行洞、护身佛龛等自然景观。 白宗山风景秀丽,植被保存良好,东北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林。山腰建有一座小庙,西南面则是悬崖峭壁,层叠的岩石犹如雕塑的经书,故称之为垒经岩。盛夏之季,朝拜转山的群众络绎不绝,耍坝子的人不计其数,这里成了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帐篷的海洋。 波罗吉荣大峡谷 波罗吉荣大峡谷位于江达县同普乡与波罗乡交界处,离县城约25公里。从县城流来的多曲河向东奔腾流入金沙江。两岸雄峰夹峙,悬崖千丈,峡谷长约5公里。在峡谷的多曲河中有传说为格萨尔下棋用的四方形巨石骰子、珠姆的“天桥”、石刻佛像等景观。 在峡谷半山腰处有一个很难攀上去的山洞,当地群众称此洞为格萨尔降妖洞。在峡谷半山腰处有一个一般很难攀上去的山洞,当地群众称此洞是格萨尔降妖之洞。 传说在很久以前,吉荣峡谷有一个坑害过平民百姓的女妖,格萨尔为民除害,伸张了正义,故在洞口处有一个无头女性形状的石头。人们说,那就是格萨尔处死的女妖。在此处下去有色江寺、波罗寺等古刹。木刻之乡波罗古泽也位于峡谷的下游。 字嘎大草原 从江达县城驱车65公里,历时1个半小时抵达美丽、富饶、神奇的字嘎大草原,我们将真正感受到“蓝天绿地”。字嘎大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草场总面积达万亩。 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牛毛帐篷上升起袅袅炊烟,曲折蜿蜒的溪流犹如一条条银带飘舞在草原上。微风吹来,青草摆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尽收眼底。 雪巴沟 雪巴沟位于江达县岗托镇境内,距镇政府10公里,那里风景优美,有着奇形怪状的山崖、绿悠悠的草地、小桥流水等自然景观,被人们誉为“小亚丁”。 这里谷底深冥幽玄,峰如巨人阵列。雪巴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很多国家级珍稀物种。可谓如诗如画,是一处无人问津的人间圣地。 通天河石龟 通天河石龟位于江达县邓柯乡金沙江与通天河交界西岸,体型大,为巨石天然成型石,传说巨石是唐僧西天取经归来时为唐僧师徒驮经书的大龟,故名“通天河石龟”。 长江第一漂的队员曾经过此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也曾以此为渡口,经过激战突破金沙江这道天险进军全西藏,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 “普水”石刻 普水石刻位于江达县同普乡,国道线附近山壁上,距离江达县城14公里。 据《同普县志》中记载“县治所前有小河一道,原为无名之水,自设治定名普水,蜿蜓东下,流入金沙江”,据此“普水”石刻可能是清末民初同普首任知事张以诚所为。 岗托民俗文化村 著名的十八军渡江口就在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内,年解放西藏时解放军十八军抢渡金沙江的渡口,打响了解放西藏的第一枪,也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现有藏军遗留下的炮楼依然矗立、代表着藏汉人民友谊的金沙江大桥也在村口,被人们美誉为“友谊之桥”,附近还有生钦郎绕神山、生钦郎绕寺、雪巴沟、世界七大佛教康复道场以及岗托民俗村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给这里增添了强烈的神秘色彩。 民俗文化—波罗木刻 波罗木刻起源于年,由当时的德格第12世土司、第6世法王却吉·登巴次仁发起。距今有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中80%以上的印经版均为江达县波罗乡所制,波罗古泽木刻被尊称为西藏雕版印刷的“鼻祖”。 波罗木刻艺人不仅能镌刻整部《丹珠尔》和《甘珠尔经》,也能镌刻难度较大的风马旗和一些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图案,冠名“木刻之乡”名副其实。波罗刻板做工精致,在藏区雕刻艺术中属于精品之列。由于做工精细,木刻手艺的工序较为复杂,一部经文的木板雕刻工艺流程可细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晾晒、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近20余道工序。 后序 江达作为藏东第一县,历史悠久,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连接藏、川、青、滇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西藏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美西藏、大美昌都、大美江达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116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