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3日17点40分许,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的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金沙江上游河谷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河流再次隔断形成堰塞湖。 南都记者从甘孜州政府新闻办获悉,截至11月7日11时,金沙江堰塞湖坝前水位累计上涨了39.42米,距坝顶最低凹槽处约33.55米,蓄水量达到了2.71亿立方米。据介绍,堰塞湖1小时水位上涨0.26米,每天新增库容万立方米。 每天新增库容万立方米,已初步确定开挖泄流槽应急方案 年11月7日晚上,南都记者从四川甘孜州政府新闻办获悉,截至11月7日11时,金沙江堰塞湖坝前水位涨至.76米,距坝顶最低凹槽处约33.55米,蓄水量达到已了2.71亿立方米。据介绍,1小时水位上涨0.26米,已累计上涨了39.42米,平均入库流量立方米每秒,每天新增库容万立方米。 四川甘孜调用挖掘机通路。(来源:甘孜州政府新闻办) 据悉,自11月4日以来,国家应急管理部牵头组织四川、西藏有关方面视频调度和专家会商11次。期间,有关人员多次前往堰塞体现场踏勘,现场研判,会商处置方案。 南都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11月5日凌晨4时,由四川省水利厅牵头,会同四川省水利院专家,结合洪水分析成果,向国家抢险组提交了应急处置堰塞湖的方案措施。提出了机具开挖泄流槽、引水冲刷、人工开挖、爆破开挖等方案。 金沙江堰塞湖排险气象监测点。(来源:四川甘孜州政府新闻办)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落实开挖线路,11月5日专家组成员再赴白格堰塞体现场,对施工条件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再次优化了施工开挖泄流槽的布置。 据悉,11月6日国家应急管理部组织召开了视频调度会,之后,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又召集专家组和四川、西藏两省区有关负责人召开了专家会商会,经国省专家慎重研判、商讨,已初步确定排险方案。 俯瞰金沙江堰塞湖。(来源:四川甘孜州政府新闻办) 加大对山体塌方区周边和堰塞湖坝体监测,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南都记者从甘孜州政府新闻办了解到,甘孜州继续加强灾区雨情、水文、地质、地震等监测,特别是加大对山体塌方区域周边和堰塞湖坝体的监测,确保应急抢险作业安全。目前,已在滑坡体对面四川侧建立了气象观测点、地质灾害监测点、4个观察哨。国家应急部也在11月7日安装了地基雷达,对滑坡山体及周边地质情况不间断扫描监测。 11月3日山体滑坡形成的金沙江堰塞湖。(来源:四川省水利厅) 据悉,目前也建立了3个实时水文监测点,包括堰塞体上游约90公里的岗拖水文站,距堰塞体约3公里白格堰塞湖点,堰塞体下游约公里的巴塘站。 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水位明显下降。(来源:昌都报) 据甘孜州政府新闻办介绍,四川省已紧急调运了10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并组织了武警、特警、打火队员共计余人,在堰塞体开展灾情监测和前期处置准备工作。同时,现有机关干部、森警、民兵、武警、消防等共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和大型抢险机械台、车辆辆待命。民政部门已储备帐篷余顶、被盖床、棉衣裤件,确保群众安全过冬。通讯、电力、气象、交通等部门应急力量也已全面到位。 另据了解,西藏昌都市在10月11日山体滑坡转移安置户、人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新增转移群众余户、余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113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