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下简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涉及多专业学科的审计项目。从各地审计实践看,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不仅需要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也非常讲究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得当审计效率就高,反之则审计效率低下,甚至徒劳无功。本文结合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经验,解析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特点难点和主要内容,探讨提高审计效率的方法。 一、客观认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特点难点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不同于一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或专项审计,其审计方式主要是依靠审计人员深入湖泊、林地、矿山,从多个现场实地勘查取证,从而了解水、土、气、林、矿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有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三大特点,其难点在于审计评价难。 特点之一:点多。一个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往往会涉及到城区、乡镇、村等多个分散的点。这些点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审计人员几乎每天都需要往返各个点上现场调查取证,才能获得相关情况。 特点之二:面广。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水、土、气、林、矿五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审计相关资金征管用、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法情况等等,涉及面非常广。 特点之三:专业性强。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需要结合运用常规审计方法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法律、自然资源监测等专业知识,才能取得客观充分的审计证据。因此,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社会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主要难点:审计评价难。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指标体系,因此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评价,主要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等笼统定性标准,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导致审计评价难。 二、准确把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主要内容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国土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国土资源包括耕地、林地、牧地、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等各类用地;大气资源泛指大气圈以及相关方面为人类提供的能源或者生产生活资料,一般而言风能、太阳能、气候的季节变化产生的经济效应等都算大气资源;森林资源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物。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化情况,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