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无锡经开区小溪港曾经是喧闹的沿湖渔市,湖边停满渔船,渔民将捕捞上岸的鱼摆摊贩卖。由于无人监管,环境紊乱,遇上雨天,路面泥泞不堪。经过改造,如今的小溪港已靓丽变身为占地18.4公顷的高品质生态湿地公园,水清岸绿、鹭鸟翔集,生态系统正串珠成链,成为城市更新、湖城共生的典范。记者5月17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无锡经开区环太湖绿链的重要门户——小溪港渔咀公园,感受城市湿地的全新风貌。五月的太湖边,凉风习习,天空下着细雨,家住附近的居民和日常一样,来到小溪港渔咀公园沿着彩虹步道散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中部的老太湖大堤被拆除,增设了人行栈桥。桥下湖水悠悠、鱼虾游弋,米长的漂浮栈道宛若丝带装点湖面。小溪港渔市虽已不复存在,但为了保留城市记忆,公园依旧可见融入“渔文化”元素的“涟漪栈道”“千帆掠影”“凤尾鹭鸣”等景观。无锡市太湖新城建工集团项目负责人沈董杰介绍:“如果只是退地还湖,那这块湖泊也是一潭死水,会因为含氧量不足而水体发臭,水质逐渐变差。所以我们将淤泥清除,改造为一汪连通太湖的湖泊,并且在湖中投放了鱼、虾、扇贝、藻类等生物,形成了一个内生系统。湖泊能够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生物也能够繁殖,形成一个良性可持续的生态。”开放的水域、自然的潮汐,清澈的水体、斑块化立体植被,居民们在小溪港身临其境地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经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帮助小溪港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系统,重建了崭新的生态面貌。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湧介绍,“水生态治理不能是单一地提升水质,还要把水和景观相融合,形成岸上和水体的有机结合。通过彩虹跑道和漂浮栈桥,人们在沉浸式休闲体验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刘梦雪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jd/126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