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图/谭祺斌、央吉

11月3日,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再次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本报记者连夜赶赴灾区,并在第一时间到达波罗乡白格村滑坡点了解现场情况。

4日上午的11点左右,记者在波罗乡政府斜对面通往藏曲河边的一条简易公路上看到交通应急部门用运载车将一条体型较大的渡河船运到了河边,正紧张地进行船只卸载。忙碌了好一阵子,但未能将船放到河里。

“堰塞湖致金沙江水倒灌,水位不断上升。通往安置点的藏曲河波罗桥被淹,我们决定用渡船为群众运送救灾物资。”正在现场指挥调度的江达县县长觉昂扎西告诉记者。

“船的体型太大,只有大型挖掘机才能将其放置到河里。”运载车驾驶员洛松从车上探出头连声说。

“这个主意好!我知道附近的工地有这种机器,我去协调一下。”临时应急指挥组一名工作人员自告奋勇,小跑到附近的工地协调了一台大型挖掘机来。

用几根粗绳子一头挂在挖掘机的挖臂上,一头挂在运载车的挂钩上。“大家统一听我指挥,起!慢!慢!”马达轰鸣,大家相互配合着,将运载车上的渡河船一点一点地推进河里。“好!好!好!放,慢慢放”。随后,一部分人上到船里启动引擎,另一部分人使劲地拽住绳子,尽量让船保持平衡。“成功啦,成功啦!”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十几名工作人员终于将渡河船平稳地放置到藏曲河中,大家不禁激动地欢呼起来。

觉昂扎西介绍说,目前堰塞体体量大,堰塞湖水位上涨的持续时间可能比“10·11”那次还要长,两岸山体受其影响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此,江达县沿江乡镇,特别是波罗、岩比两乡已经扩大群众转移范围,其余岗托、汪布顶、邓柯等沿江乡镇也正在做转移准备。同时,按照群防群治机制要求,江达县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监测员、护林员、水保员等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现场监测、加快隐患排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现场观测水位的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藏曲河水位在持续上涨,通往波罗乡政府所在地的藏曲河上的波罗桥于4日凌晨被河水淹没。

在距渡河船几十米的地方,自治区水文勘测局昌都市水文分局的五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安装自动水位监测仪器。

“3日晚上七点钟,接到昌都市应急办的通知,我局应急队第一时间赶赴到了现场。我们已经恢复了波罗水文站水位观测点,并开始监测水情。这个点的水情可以代表堰塞湖湖区的水情变化,第一时间传送到自治区应急办、防汛办作为决策的依据。”市水文分局业务科科长格乐说:“我们还准备借用应急船只,以NDCB专业监测设备在金沙江上监测库区的库容和水文的变化。”

记者还看到很多身穿迷彩服的身影不断跑前跑后,把救灾物资搬运到船上,积极开展抢险救灾行动。

昌都军分区参谋长董峰介绍说:“灾情发生后,昌都军分区成立了现场指挥组,与江达县现场指挥组一道,第一时间到达了波罗乡藏曲河波罗桥附近,现场勘察了解情况,及时将情况上报到西藏军区、西部战区。我们还派出了侦察力量携带卫星装备,到江达县白格村回传视频信息。同时,我们成立了应急分队,在江达县同普乡、娘西乡附近待命,准备随时根据上级命令,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本期编辑:郭婷婷

审核:刘晓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yy/6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