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题记:公里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一所直属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高新区天府新城,南临三环路,西接天府大道,东连红星路南延线。

俄南乡中心小学——位于海拔米的甘孜州德格县城西北部,是德格县最偏远的乡之一,学校坐落在泥泞乡道的尽头,能卡泽朗校长带领着16位教职员工守护着66个殷殷待学的孩子。

公里——这是成都高新和平学校到甘孜州德格县俄南乡中心小学的距离。但“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从年两校结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对口支援学校以来,这条道路上就时常往返着和平人和俄南人的身影:交流、学习、支教、培训、送爱心……年6月25日,为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升对口帮扶小学的教育发展,促进相互间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成都高新和平的骨干教师在张宏副校长的带领下,满载着爱心和教育心再一次踏上了这段公里的征程。

PART1西出折多——海拔米的磨砺

康巴第一关——折多山,海拔米,汉藏文化的的分界线,翻越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跋涉,支教教师们一行在此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对坚守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藏区的教育同仁的敬意油然而生。想到此行的使命,他们马不停蹄,砥砺前行。

PART2马尼干戈——海拔米的震撼

“转经之地“——马尼干戈,川藏北线国道与川青线省道交汇处。往西翻过雀儿山可去德格和西藏的江达,我校援藏先锋周鹏主任在此迎接了第二批支教小分队。周鹏主任在德格县支教已近一年,高原的风雪和阳光已让他变成了一个黝黑健壮的“康巴汉子”。德格县教育局已聘请周鹏主任为俄南中心小学副校长,让和平俄南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真真切切成为了一家人!张宏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周鹏主任表达了慰问,紧接着大家就援藏工作做了详细的交流。交流中周鹏主任身上展现出的勇于奉献的党性、踏实苦干的作风以及自强不息的和平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大家。

PART3德格俄南——海拔米的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支教教师们从德格县城出发,经过近6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此行目的地——俄南乡中心小学。汽车刚驶入校门大家就感受到了俄南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热情: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夹道欢迎;老师们为大家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能卡泽朗校长热心地带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状况;昂翁大叔准备了水果饮料和藏地佳肴……他们的热情好客深深地感染着大家。

LOVE

张宏副校长带领支教老师们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与藏族学生亲切交流,关切地询问大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句句的关心、一声声的祝福,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腼腆的笑容、害羞的行动、生涩的回应以及眼底洋溢的喜悦,让在场的每一位无不为之动容,深感不虚此行。

短暂交流后,两校进行了结对签约暨物资捐赠仪式。首先张宏副校长代表成都高新和平学校与俄南乡中心小学能卡泽朗校长进签订了结对帮扶合作意向书,双方就深入开展送教送培、跟岗学习、持续帮扶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此行,我校还为俄南乡中心小学的孩子带来了他们急需的羽绒服,取暖器等生活用品,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激光打印机、指纹考勤机等先进教学管理设备。

骆俊文老师为高段的孩子带来了优美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中,朗朗书声贯彻始终。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多层次的朗读、吟诵,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之美;老师还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诗的境界,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进一步丰满了诗意,拓展了学生的语言;最后老师还为学生讲述了水的故事、水的文化,在学生心中埋下了“智者乐水”“上善若水”的种子。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这节生动的语文课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语文的魅力。

LOVE

李婷婷老师为中段的孩子们准备了生动有趣的美术课《狮子大王》。课上李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活动主题。为孩子们示范了“折、撕、剪、贴、描等”操作技能,并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学习和创作,不一会儿一只只或威武、或调皮、或可爱的狮子大王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班超老师为低段的孩子带来了《小篮球、大梦想》。由于低段的孩子对普通话还比较生疏,班老师针对孩子们善于模仿的特征,反复示范“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膝盖弯曲,小腰挺直”、“用手给小篮球戴上尖尖的帽子”……有趣的热身运动、帅气的拍球架势、灵活的运球、别样的放松运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和收获。

此外,为传递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发挥和平学校作为名校集团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促进俄南乡中心小学健康、科学、协调、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张宏副校长向俄南乡中心小学的各位教育同仁介绍了我校“和融文化“——和融教育、和融校园、和融管理……双方校级领导就学校管理、教师责任、教师考核、学生成长、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骆俊文老师就我校基于“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的特色课程开发做了工作汇报。周鹏主任结合两校实际情况为俄南乡中心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作为和平学校分化学段党支部书记,后勤副主任班超老师就学校党建工作、安全工作,包括政策解读、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进行了深刻交流。

李婷婷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触发每一位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那份对教育的挚爱,滋养不断生长的教育情怀。

LOVE

此次送教活动,既增强了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又实现了两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相信通过两校间的交流与学习,定能增加和平与俄南间的深厚友谊,并为藏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后记:一行一记忆,一路一洗礼

5天的行程。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从沃野千里到群峰叠嶂到茫茫草原,从高速公路到羊肠小道到泥泞土路。从32°C到24°C到4°C……短暂的课堂和有限的物资,是我们“送”去的东西。纯朴、善良、友爱,是孩子们最宝贵的东西,孩子们却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我们。热情、坚守、奉献,是藏区老师们最真挚的东西,他们将它融进了酥油茶里,斟进了青稞酒里,格桑花开的季节,锅庄舞笑靥丛生,藏在雪山深处的,撒在雪域高原的——是理想,是信念。

来源:成都高新和平学校办公室

策划:于建

监制:张宏廖有俊

审核:唐若菱陈玉婷

供稿:骆俊文

编辑:郑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yy/65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