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才桑宝,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玉树州高原牧区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现任囊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兼囊谦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历时八年,编写了一部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多康二十五圣地志》。年至年连续三年获玉树州文学艺术界突出贡献奖。与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吕植教授合作完成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等课题。致力于藏文化遗产的搜集保护工作和生态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保护高原生态和文化多样性为根基,链接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 江才桑宝的故乡着晓乡玛瑟神山 八万富士康员工中唯一的藏族 我出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一片平均海拔米的牧区,小时候跟随爷爷在草原长大。至今无法忘记与爷爷一起放牧的画面: 草原上下着蒙蒙细雨,又冷又累,爷爷把毛毡顶在我俩头上,拿出拌好的糌粑分给我。就这样,我们一老一小坐在草原上,吃着爷爷揉的糌粑,静静地望着远处的神山。这个日常的画面至今感动着我,每每忆起总伴随着一种持久的幸福感。 8岁离开牧区之前与家人在囊谦县后山合影 8岁之后我离开了牧区,踏上了求学之路,初中毕业,我离开了青海,开始了更远的漂泊。我曾是内地学校多人中唯一的藏族,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年毕业,我被深圳富士康录取,又成为了8万员工中第一位藏族,在深圳十佳企业期刊中发表了我的故事《高原雄鹰展翅富士康》。 藏族的身份让我成为了企业和学校中的公众人物,人往往是远离故乡之后,才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了真正的认同感。年,我再次回归校园,在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读研,于毕业。 年,江才桑宝在去梅里雪山的转山路上 第一次邂逅梅里雪山,热泪盈眶 年,正是流行包大卡车去拉萨和梅里雪山的时候,看着同村的人们都一个个搭上了去往拉萨的车,我跟弟弟也向家人提出了去转山的请求。记得当时我家种了一后院的土豆,母亲开玩笑的说什么时候挖完了土豆就什么时候去转山。 或许母亲也没想到,她的一句玩笑话,便让我们在玩伴的帮助下,用了5天就挖完了一后院的土豆。就在我们请求母亲兑现之前的承诺时,载满朝圣者的大卡车已经走了,我们坚持要去转山,只能选择徒步。 梅里雪山在藏区称卡瓦格博,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我和弟弟还有隔壁的玩伴,跟着去过三次梅里雪山的表哥,带着各自的元,踏上了为期40天的四人朝拜之旅。朝拜途中,有公路的地方,我们会伸出大拇指搭便车,但司机师傅往往会提出让我们唱歌的要求,要是唱得好了,就会多载几公里。 从囊谦边徒步边搭便车,在5天左右后达昌都时,我们陆陆续续集合了12位途中相识的朝拜者,继续前行到第23天下午时,我们终于从远处看到了圣洁的梅里雪山。当时,记得我们所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桑宝最敬仰的神山之一达那神山,拥有格萨尔三十大将的灵塔,是格萨尔王的家寺,也是世界二十四大神山之一。 八年千山万水,是与山神的对话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对神山怀有特殊的情感,一直想要走近神山,渴望知道这些神山背后的故事。所以在06年时,我第一次有了拜访故乡附近神山的想法,并打算收集康区的神山志。当时,父亲和他的一位研究神山文化的朋友知道我的意愿后,建议我去拜访多康二十五大圣地。 朝拜本宗神山 多康二十五大圣地,根据其身、语、意、功德、事业之分共包括42座神山,其目录是由藏区著名的掘藏大师却吉林巴在德格县境内的巴吾旺青神山掘出的,之后由大学者康楚永丁嘉措根据掘出的目录到实地进行寻访,但目前为止仍有五座神山未被确定,于是,其余的37座神山便成了我于年至年期间的寻访对象。 这37座雪山主要分布在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在历时8年的寻访之旅中,我以开车、骑马、骑摩托车或徒步等各种形式寻访了多康二十五大圣地的每一座神山。 江才桑宝在拜访江达县的查苯扎神山的路上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江达县拜访神山的那次,因为神山在地势偏僻的深山中,所以只能翻山越岭骑着马才能到达,那次我骑马来回走了六个钟,历尽艰辛。 江达境内的查苯扎神山 当我最终到达,走近查苯扎神山的那一刻,神山的雄伟圣洁,周边保存完好的生态秘境,以及千百年来被闭关者们所渲染的寂静修行之氛,令我为之深深震感。神山给予我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 出版《多康二十五大圣地志》 在进行了8年的寻访之后,于年我出版了《多康二十五大圣地志》,这是一本讲述莲花生大师在多康地区闭关修行过的主要圣地,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在寻访途中去拜访周边的寺院所获得的资料,剩余的百分之二三十则是神山附近村落年长者的口述资料。其中包括每座神山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背后的故事和转山的功德等。 桑宝制作的多康二十五圣地分布图 多康二十五大圣地的42座神山中,目前已确定的有37座,但在寻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无法确定某座山是否是目录中所指的神山,因为有些神山周边没有寺院或年长者可供咨询,伏藏目录中的提示也不多,加上时间跨度太久,许多地名都有所改变,所以找到真正的神山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最后还是通过各种途径,顺利找到了37座神山。 然而,在收集整理37篇神山志时,最让遗憾的是有两座神山的资料是空白的,因为传统的转山和祭祀神山的活动越来越少,使神山文化边缘化,甚至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记得我站在那两座神山脚下时,因为听不到他们的故事而感到很悲伤。 江才桑宝在尕朵觉悟神山前 神山的“沉默”最终会导致神山文化的没落,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这本神山志的集合本,让某些地域的神山文化渐渐复活,让藏区各处的神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本多康二十五大圣地的地图,让更多的人了解神山背后的传奇故事和转山的功德,能顺利并更有收获地进行自然之旅。 神山,拥有一种超然的力量 在很多宗教经典、仪式以及修行中,神山往往也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和象征,所以神山于我们而言是令人敬畏的。敬畏,是敬畏神山上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植物和动物,而正因为敬畏才会存在禁忌。 通过研究发现,在青藏高原的神山信仰中有着众多生活习俗中的禁忌,例如“禁止在神山上采挖、打猎砍伐,或者将属于自然的物种带回家”等,其中既有观念层面上限制环境破坏的信仰禁忌,又有行为层面上预防生态失衡的措施,而这些习俗禁忌中隐含着重要的生态保护意识。若某一个地区因为神山信仰保持着特殊的习俗禁忌,那么这个地区的神山及神山附近的原始生态几乎会处于一种被持续保护的状态。 格聂神山中的冷古寺 在藏地,众多个神山小生态系统会联通为一个整体的神山大生态系统,而这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被多地区信仰神山的民众共同保护的,可想而知,藏文化中的神山信仰对保护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多大的意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省委关于“一优两高”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神山文化和党的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背后的神山文化,让环保意识深深植根每一个人的心中。 神山叶吉南卡宗 因为神山在那里 在行走于神山脚下的这十多年,我对神山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使是同一座神山,我每次拜访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去拜访一座很久没去的神山,会让我有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感动。在寻访神山和转山的途中,心灵能被净化,杂念也会被消去,这是我真切的体验。 记得一次和朋友结伴去转山,我们徒步背着行囊,晚上便在山路边露天入眠,只盖着一层防雨的塑料布。路过一个村庄的那晚,我们住在马棚里,下面铺着厚厚的青草,那晚是我在转山途中睡得最香的一次。仰望着星空,等待月亮升起的那刻,我是那么地满足。平时睡在舒适的大床上都觉得没什么特别,但在这简朴却重归自然的环境中,我却从未如此地满足。 桑宝与家人在转山的路上,天空为被,大地为席。 平时除了独自出行,有些时候我也会带上家人,所以,我这十几年多半的时间似乎都是在去往神山的路上,而漫长的途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记得有次和家人从德格县往昌都的路上,有段路面在施工,当时又下着暴雨,天黑后山里就起雾了,我们为了安全就停在路边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等我们醒来时,发现我们正在即将到达某座山顶的路边,而山下是一片茫茫的云海,我们都很激动,纷纷下车享受这份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宗国神山 在俯瞰着壮观的云海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是如此的贪婪,人类和动物都是依靠大自然生存的,是平等的,然而人类在不尽的索取后,还在冷酷地破坏这片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 青海最大的价值,潜力和责任都在于在生态。这些关于神山的传说,是藏族先辈赋予大自然的生命与灵魂,流淌的江河是她的血液,高耸的雪山是她的骨骼,我们要把母亲的乳汁化作谱写生态共赢的智慧,让美美与共,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载入人类星汉灿烂的历史长河,熠熠生辉。 愿神山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依然记得这些圣地的名字。 《多康二十五圣地志》 《多康二十五圣地志》于年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得到藏族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土登彭措的高度赞扬。此书是藏地旅游和藏族人朝圣的必备读本,集中展现了藏地重要的圣地文化。书中集藏族人的信仰与智慧,同时网罗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内容,为研究考证藏地传统宗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对所搜集的神山,圣地有特别的宣传作用。书内搜集到的地点都标明了GPS定位,这样对其所在的确切位置一目了然。 从宗教信仰研究角度来说《多康二十五圣地志》集合了三大藏区的信仰和山神崇拜,每一座圣地的生态环境不同、人文景观有别,拜山祭神的活动都各有不同,饱含了藏地朝圣的精品线路,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最珍贵的记载。 从旅游价值的角度来讲,《多康二十五大圣地志》内容遍布三大藏区,地域跨度大、人文差异显著、生态风景迥异、是绝对经典的首选旅游资源,让游客深度的了解和体验雪域圣地的文化与信仰,不再走马观花。 当我站在雄伟的神山脚下, 信仰如青草般生生不息, 生长在赐予我生命的大地上。 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也忽然懂得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很多。 在大自然赐予人类无尽的丰饶之后, 我们应该像动物一样懂得满足。 像大自然的孩子一样, 勇于守护他的母亲。 ???????????????????????????????????????????????????????????????????????????????????????????????????????????????????????????????????????????????????????????????????????????????????????????????????????????????????????????????????????????????????????????????????????????????????????????????????????????????????????????????????????????????????????????????????????????????????????????????????????????????????????????????? 迦入音译自藏语?????,意为“链接”,是一家位于成都的实体咖啡工作空间。迦入致力于为藏企提供创业推广平台,把创新思维引入藏地社区建设,以互联网开启多元跨界合作的商业模式,使藏文化与当代接轨。 撰稿:江才桑宝采访编辑:阿秀毛五之 摄影:江才桑宝 文章中所有设计及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请勿随意印刷转载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邮箱:charuspace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yy/55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