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昌都旅游业发展,加速昌都形象立体化形成,推动昌都旅游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昌都市委宣传部联合昌都市旅发委,委托西藏旅游杂志社特别制作页昌都专题呈现于在《西藏旅游》杂志年7月刊(第期)。 《西藏旅游》年七月刊精彩荐读 ‖封面故事‖ 天堂之泪柔情然乌 封面图片/李珩 ‖本期策划‖ “卓卓康巴·传奇昌都” 为你开启梦幻之旅 ——昌都市委书记阿布致辞 昌都 不期而遇的震撼之旅 ——昌都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军 ‖本期策划‖ 卓卓康巴 传奇昌都 卓卓是康巴人对悠久历史的骄傲 卓卓是康巴人对优秀文化的自信 卓卓是康巴人对强健体魄的自豪 卓卓是康巴人对幸福生活的享受 卓卓是康巴人对和谐社会的珍爱 卓卓是康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美昌都·壮阔新颖‖本期策划‖ 藏东明珠 大山大水大气磅礴 文/陈佳雨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李珩 “藏东之精魄,与其高山峡谷不可分割。 昌都因地处横断山区,所以山高谷深、雨水丰沛。红拉山、业拉山、多拉神山在此汇集,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在此并流。它们都让昌都的美更加饱满丰富。 险峻壮美的山、大气磅礴的水、建址奇特的寺,我们不再以凝固的方式审视这些风景,行走其间,我们开始像地理学家一样,希望叫出这些山水的名字,知道寺庙的年代。 除了这些原始风情让人希冀为此停留,一个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昌都也让人惊喜。俯瞰全新的昌都城,错落有致、高楼林立的建筑十分时尚;流光溢彩、霓虹闪烁的昌都夜景,更是震撼! 昌都,藏东的明珠,汉藏交流的重地,城市绚丽、山川壮美、奇寺绝美。江河奔流,日夜不息,入夜,听江水浪涛,那是一支悠扬的藏东小夜曲。 ”厚重昌都·追本溯源‖本期策划‖ 昌都 第三种绝色 文/肖枫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李珩 “第一次去昌都,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深秋。沿国道的经典川藏线自驾,经过巴塘、理塘、芒康……那时的川藏线路况奇差,不过绝对刺激,花费的时间也比现在要多得多。但慢有慢的好处,因为慢,因为险,有了对奇峰异岭、神山圣湖更高的敬畏,有了对自然生态、山川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深的体验。三江并流,横断山脉,无论自然还是人文,你很难用一种特征将昌都进行归类。左边山川壮美,右边民风古朴,这是不同于青藏高原的第三种绝色。”传奇昌都·畅游古今‖本期策划‖ 文/陈佳雨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西藏昌都市地处交通要道之上,国道、、贯穿全境,而向东通往四川今雅安一带产茶区的茶马古道也经过昌都,景色随山转,美色同江流,这些线路将昌都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沿着它们的轨迹行走,便是深入了解昌都的最好途径。 G,山路盘旋、动静之间衍生心灵的感悟; G,穿越四个气候,只为与万种风情相遇,它和G一起,在藏东的高山峡谷中,宛如一道道彩虹,将高山深谷紧紧相连; G,重走金珠玛米之路,寻高原之上的红色昌都,也因寺庙众多就如行走于一条宗教文化长廊之上; 茶马古道,探寻神秘文化,领略隐匿之景,品马帮故事、茶马贸易背后的汉藏情义。 位于重庆的青年旅社—童景花园,以入藏第一站的姿态和每一条入藏线路一起,满足着每一颗热爱藏地、热爱昌都的心。 除了里程漫漫的长途之旅,也还有关于自然风光、原始宗教文化、西藏唐卡文化、圣湖古冰川、洒咧营地推荐的一系列短途精品游。从古时之路、原始足迹到现如今的景观长廊、酒咧营地、青年旅舍,都是于传奇昌都之上,畅游古今的最好路径。 ”‖本期策划‖ 童景花园 藏地“童”梦 ——入藏第一站 文/陈佳雨图/童掌柜 “在重庆,他造了一家藏式青旅,想把藏地的美传递出去。藏式风格的青旅,一如梦境中的童话世界一般,他把对于西藏的爱,都装在了这一间屋子里,也让没有去过西藏的人们,能够在此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关于藏地的梦,这是西藏遥远的一个“家”。进入西藏,走进昌都,从这一站开始,西藏将不再遥不可及。”最美昌都(G)‖本期策划‖ 国道 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自驾、骑行、徒步……每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穿越国道的人总是前赴后继、络绎不绝,很多人将它视为中国版的“66号公路”。其中,成都到拉萨一段就是鼎鼎有名的川藏线。国道已成为一条知名的自驾景观路线,而昌都作为此条路线入藏的第一个关口,它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致成为了入藏者们感悟藏地的最早体验,同时,要想了解昌都之美,也可以沿着G的轨迹依次展开。 支流纵横的江河将昌都切割出许多深谷高岭和一块块不连贯的山原、台地,此间有壮阔冰川、静谧然乌、传奇民居,也有惊险天路、高耸神山、奔腾江水,景观变化多样,有静有动、有急有缓,沿国道访昌都,是对昌都之美的集中性观赏,也更能在动静之间衍生心灵的感悟。 ”‖本期策划‖ 左贡的草原八宿的路 舒缓又凌厉 文/雪蜜儿图/李珩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在这片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川西台地过度的横断山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平行地自北向南纵穿全境。行驶其间,雪峰倒映,绿荫环绕,时间开始变得悠长,进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渐入静谧幽冥之境,穿过层层叠叠的山,进入弯弯拐拐的山路,一切又逐渐锋利起来。从峡谷到平原,从怒江到壮观的72道拐,我看到了一种既舒缓又凌厉的高原之美。”‖本期策划‖ 天堂绝色然乌湖 雪域圣境古冰川 文/雪蜜儿图/李珩雪蜜儿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我们并不会因为开车行驶了几千公里路程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那种历尽些许辛苦,却又乐此不疲的“在路上”态度,或许正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了一些新的认知。绵延数十公里长的雪山,望不到边际的幽绿湖水,远古时代遗留至今的冰川,在这些壮美风景里,心中会升腾起一种悠远的感觉,那是对时间的敬畏。”核心康巴昌都(G+G)‖本期策划‖ 国道 神奇风景线!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国道穿过横断山脉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海拔余米的达美拥雪山和红拉山,在芒康县与国道相接,是继川藏、青藏公路后又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香格里拉景观大道。对比鲜明的气候带造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也造就了一道完整无缺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跨越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发源地的国道,对于昌都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在昌都境内,它连接澜沧江、怒江两大国际性河流源头,在其沿途,有着从河谷风光到巍巍雪山的神奇变化。 沿着这条线路穿越昌都,既可观皑皑雪山、郁郁森林,收获峡谷中奔流的大江带来的流动之美,亦可感受千年盐田、天主教堂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人文。 ”‖本期策划‖ 芒康“万花筒” 缤纷的藏东风情 文/雪蜜儿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雪蜜儿胡王光 “在G这条被称为香格里拉景观大道的国道上,一系列或壮美、或苍凉、或秀丽、或奇特的景致一一得以呈现。也是这样一场旅行,让心中对于西藏固有的一些印象,又注入了新鲜的元素。这条道路上,有着高寒地带的蓝天白云又有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潮湿,有雪山冰川又有热带丛林。然而不止景观是立体多元、丰富多样的,走在这条道路上,我所经历的文化也是多元而丰富的。一路除了湍急的大江大河,深不可测的沟谷,磅礴的冰川雪山陪伴,还有千年盐田、藏地唯一的天主教堂……不可多得的生物、景观多样性以及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呈现出万花筒一般缤纷的藏东风情。沿着这线路去了解昌都,记忆便以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留存在了心间。”红色昌都(G+G)‖本期策划‖ 沿俊秀国道 重走金珠玛米之路 文/宗帅图/李珩 “重温金珠玛米之路,沿着高耸入云的雪山、狂野奔腾的河流,穿越汉、藏、羌、回、满、蒙等50余个民族的聚居区,宗教文化的汇集囊括德格印经院、查杰玛大殿、孜珠寺等;灿烂文明的积淀一如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卡若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领地……这条大道将一个又一个如星星般闪耀的人文、自然美景串联在了一起。”‖本期策划‖ 红色江达 吹响和平的号角 文/宗帅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段霜凌 “江达,因地处觉普沟口而得名,位于西藏东部,昌都东北部,东与四川省石渠、德格、白玉三县隔江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毗邻,南接贡觉县,西连昌都市卡若区,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国道经过这里。江达也是和平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这里历经几十年风吹雨打,见证了当年的历史场面和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本期策划‖ 康巴腹地 魅力卡若 文/宗帅图/李珩 “雄鹰展翅,划破长空。雪域高原东隅,扎曲、昂曲两河相交相融于藏东最负盛名的神山达马拉山山脚,孕育出雄鹰背上这颗璀璨的藏东明珠—昌都。 一个文明的起源必然离不开一条大江大河。昌都的历史起源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卡若遗址的发掘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自古以来,昌都便是连接川、藏,去往拉萨的重要道路,著名的交通大道“唐蕃古道”蜿蜒过境,一路向西,直通拉萨。 昌都的主城区—卡若区,海拔米,囊括了昌都著名的格鲁派最大寺庙“强巴林寺”、怒江边的恐龙大脚印、集昌都之大成的昌都市博物馆。走进卡若区,便能感受康巴腹地无穷的魅力。 ”探险昌都(茶马古道游)‖本期策划‖ 循古道看今朝 文/宗帅图/李珩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一北一南述说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传奇。 川、滇、藏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文化遗存保留最完整的古道。以前,在古道上有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进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雪域高原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形成了一条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路,如今在昌都仍能看到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遗迹。 而茶马古道的意义却远不在此。 昌都境内这条川、滇、藏茶马古道一线,从云南香格里拉起始,经过包括芒康、左贡、八宿、洛隆、边坝五县在内的大量文化名胜、自然风光,可以说这条线也是连接川、滇、藏三地的景观长廊,沿着茶马古道,不仅可以看到巍峨神秘的神山与圣洁宁静的圣湖;看到藏传佛教对于藏族原住民的深远影响;还可在茶马古道周围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文化和历史。 ”‖本期策划‖ 茶马重镇 秘境洛隆 文/宗帅图/李珩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藏东“粮仓”。 洛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西部。县城东与八宿县相接,西与边坝县相邻,南与波密县连界,北与丁青县接壤,东北与类乌齐县相连。 年,雍正皇帝将洛隆宗关送给达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作为布施之地,洛隆由此开始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而后因功德林活佛去内地朝见皇帝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将硕督宗的管辖权又转授予功德林。 沿G,翻越海拔米的浪拉山后改道S,这是去往洛隆的方向。这座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南端、怒江流域上段的县城正在一层一层地揭掉它神秘的面纱。 ”‖本期策划‖ 边坝吉祥的光 照亮古道照进美乡 文/李贞图/李珩 “寂寞的川藏中线,人声鲜闻,江音依旧,茶马古道北线从四川进入昌都后,经洛隆、边坝,继续北上到比如和那曲,最后到拉萨。这条很安静也不安静的路线,在川藏南北线的交通发达之后逐渐没落,但曾经,洛隆与边坝在雪域高原上都举足轻重,曾作为交通要道而声名显赫。边坝,旧称边坝宗,“宗”为旧藏政府机构,名字听起来就很遥远,虽然边坝之于昌都市而言确有漫漫长路要走,但这只是个巧合,“边坝”二字意为“吉祥光辉、祥焰”。这条被定义为茶马古道探险游的线路,其“深”“险”“静”都十分符合“探险游”的定义,一个险字在边坝得到了完美的印证。三色湖已成为边坝的标志性景点,除三色湖以外,边坝所见多为冰川和雪山,而金岭乡却意外地成为“天险”夏贡拉大雪山背后的一处桃源,若想遇见真正的美景就总需要足够的勇气、毅力。 失落的繁华令人好奇,鲜闻人声的路让人心境舒爽。江水拍岸的一瞬,仿佛空间折叠,旧影重现,马蹄哒哒,马铃当当。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往日世相随水而去,但留遗迹凭后人遥想当年。 ”‖本期策划‖ 玩转昌都 ——短途精品游线路推荐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本期策划‖ 卓卓康巴·洒咧一夏 ——昌都洒咧营地游玩指南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活力昌都‖本期策划‖ 活力昌都卓卓康巴! 文/李贞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昌都的历史可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卡若遗址的发掘表明昌都是藏民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表明,昌都自古就是康巴文化的腹心地。 你看!康巴的汉子多么威武,他们头盘长辫,腰挂长刀,眼神锐利如鹰;康巴的女子多么漂亮,她们头戴宝饰,身着华服,眼神温柔如水。那雪山大河养育的人啊,多么欢乐多么奔放。他们自在地歌舞,尽情地唱跳,围着火炉欢歌,向着蓝天甩袖,“呀—”的一声齐呼,加快舞步,男人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人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他们跳起锅庄,拉起弦子,踩着热巴舞淳朴明亮、高亢激昂的节奏,把对自然的感激,对生活的满足都大胆而直白地展现出来,那么自信那么张扬那么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 你看!那赛马场上英武的骑士,在疾驰的骏马背上一瞬间弯腰拾起洁白的哈达,争相成为那马背上的大英雄—格萨尔!仲确节四方信徒朝拜巡礼,八方商贾云集交易的盛大场面,三江茶马文化节开幕式的精彩歌舞都多么令人心潮彭拜!康巴这样一个血性的民族从来不乏节日的欢腾。 你看!澜沧江两岸,规模宏大层叠错落的盐田上,她们无数次地踏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晒出晶亮的盐巴;他们手持画笔,执笔有韵落笔有神,让嘎玛嘎赤唐卡声名远播;那刀刀见真功的精致雕版,那松软飘香的洛隆糌粑……匠人匠心处处有代代传。 这样的一个民族,放可尽情歌舞肆意欢闹,收可专注在一笔一画一刀一刻之间,收放自如,自在随心,他们对美有极致的追求,他们生在昌都的大山大河之间,山河之磅礴养育了这群豪放聪慧的康巴儿女,实在是活力的昌都,卓卓的康巴! ”‖本期策划‖ 康巴服饰 张扬与外露的美 文/三岩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服饰,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一大成果,经历了数万年的演化和改进,服饰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人类从蛮荒的远古时代,逐渐发展到和谐文明的社会,服饰历经了从最原始的树叶兽皮到麻布丝绸的漫长演变。当我们的祖先与猿猴揖别后,在穿上衣服那一刻起,人类懂得了遮身暖体,知晓了礼义廉耻。 昌都,历史上称“康区”,这里的藏族也被称为康巴人。康巴人生活在大山大河之地,艰险环境之中,这成就了他们魁梧的身躯、强壮的体魄,还有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性格,而他们的服饰与性格气质也相近,张扬外露,很能展示男人的强悍和女人的健美与火辣。 ”‖本期策划‖ 唱起来!跳起来! 火热康巴本真性情 文/乔风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项玥 ““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如若你曾经或是现在,尚对昌都怀有一分天真的期盼,在其山水之间,抑或信仰之上,那或许你离昌都还不够近。至少,再靠近一点,走进它的人家,它的歌舞,看那些根植在康巴人血液中的歌舞,看他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看一场歌舞的盛宴、民族的狂欢,走进康巴人的真性情中去。”‖本期策划‖ 欢腾的昌都 美景与文化共鸣 文/三岩图/牧羊犬罗锦锋琼钦·占堆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康巴藏族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民族。昌都作为川藏、滇藏茶马古道交汇点,历史上“滇藏道和川藏道”两条古老茶马大道上的交通枢纽,各种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人口往来密集,各种习俗、节庆在此大交汇,发展至今,昌都的节庆也是极多的,各式各样的节庆精彩纷呈。 赛马节、仲确节以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等节日都是昌都著名的节庆,其中以赛马节最能展现昌都康巴文化的欢腾、自在和勇猛,以及对于格萨尔王的崇拜;以仲确节最贴近康巴藏族的生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则是最能展示昌都丰厚旅游资源的节庆……民间的狂欢、集体的盛宴,欢腾与自在齐舞,美景与文化共鸣。 ”‖本期策划‖ 匠人匠心 绝世技艺名垂青史 文/三岩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项玥陈刚胡祖信 “当今社会,“匠人精神”弥足珍贵。回望中国历史,不乏能工巧匠。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有手艺人的特质—耐心、坚持、精专。昌都的许多技艺也意义非凡,它们都已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刀刀见真功的波罗木刻;精致作画的嘎玛嘎赤唐卡;飘香藏东的“洛宗”糌粑;蓝色文化的香堆藏戏;芒康盐井盐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盐,也都是女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这样一群传承者、民间艺人的坚守,才成就了昌都今日丰富的文化,才能铸就这些载留史册的绝世技艺。”今日昌都·日新月异‖本期策划‖ 千里赴戎机 谱写援藏赞歌 文/宗帅李贞图/李珩昌都市旅发委提供陈刚 “西藏60年历史巨变,离不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过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6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心系西藏各族群众,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这块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投下了大量心血。 自十八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之日开始,大批内地优秀干部、共产党员组成援藏工作队奔赴西藏各个市、区、县开展援藏工作。内地省、市对西藏开展对口支援以来,效果显著。西藏各个市、区、县在内地援藏工作对以及本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几十年来有了腾飞式的发展,一座座现代化的楼房拔地而起,街道变宽,城市更加整洁,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充实起来。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援藏工作者的奉献。多少年来,一个个援藏工作者们背井离乡远赴高原,忠贞为国,他们不畏艰难、精诚奉献、舍己为公,在雪域高原,在昌都市,书写出自己朴实无华却又饱含热泪的援藏故事,借用艾青的诗词来讲,即是他们都对昌都这片红色的土地,爱得深沉。 ”‖本期策划‖ 丰盈昌都 精品荟萃 文/宗帅图/李珩 “雪域高原包罗万象,星罗棋布的各色美景遍及第三极的各个角落,独特的气候条件也孕育出高原百姓稍别与内地的独特生活方式。顺着各条通往拉萨的大道,你看到无论是牧民、信众还是工人,也无论开心与否,总会拿出随身携带的酒壶,喝上那么一口家酿的青稞酒;饿了,或在溪流边的河滩边,或在山谷里的石碓间,又或在山脚下的草甸上,掏出怀中的青稞袋子,舀上一大勺青稞面在碗里,和着酥油、清茶揉搓,一个个纺锤形的糌粑便在碗里诞生。一口糌粑一口茶,要还觉得不够,就拿出风干牛肉,用小刀像削木条般将已被风干得发脆的牦牛肉切成小条送入口中,糌粑、酥油、清茶、风干牛肉、青稞酒,独特的滋味迸发于味蕾之上,那是属于高原的味道,属于原野的味道。 婀娜多姿的藏东明珠昌都由于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地交界带,在传承西藏传统生活饮食习惯的同时,三地不同的吃、住、用文化也在此汇集。昌都汲取三地民生文化之精髓,衍生出了独具昌都韵味的生活方式,通过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便能感受到昌都人的热情淳朴和豪迈奔放。 ”吃在昌都 ——高原美食盛宴 购物昌都 ——汇集藏东名品 住在昌都 ——昌都旅游住宿推荐 大使在行动!‖西藏人物‖ 为西藏历史文化 打开一扇窗 ——专访山南市旅游大使白玛金珠 文/王秀悦图/白玛金珠提供 “爱默生说:“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通过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真正地认识它,对西藏亦是如此。去一趟西藏不易,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都是对自我的敷衍,而深入地了解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触碰这个民族的灵魂,才能真正爱上它,而不止于表面。 八年来,白玛金珠一直坚持不懈地做着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的义务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美西藏,让更多人深刻地认识西藏。 ”‖特别策划‖ 印象拉萨(二) 白天黑夜 一座城市两种面貌 图/小风 “走在拉萨城,用一天的时间,你可以充分体验到这座城市独到的文化,这样的生活百态所展现的就是一座古老与新颖,传统与时尚并存的魅力之城。 白天,去八廓街上认真看看那些拿着转经筒的老者,安详而稳健的转经脚步,以及那些磕长头的虔诚身影,会充分感受到这座城为何是“信仰之城”,人们的笑容,他们的精神面貌等等都能让外来者感受到信仰之力的强大; 华灯初上,当夜晚来临,在酒吧街,在沉默不语的黑夜里,酒吧的故事和酒也在诉说这座城市的魅力,每座城市都有一种“酒吧文化”,夜生活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展现着拉萨这座城市的面貌。 ”‖特别策划‖ 日光之城 我的乌托邦你的香巴拉 文/宗帅图/大萌小风苏丹卿 “清晨,第一缕阳光划过布达拉宫的金顶,洒满吉曲河,透过袅袅桑烟,锐利的阳光收起了势不可挡的一面,轻柔如水,此刻这座高原上的圣城,一砖一瓦都被包裹上了一层泛着微光的薄纱。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酥油和桑烟的味道缓缓从鼻间钻进身体各个角落,我从晨曦中醒来。早上好,拉萨。 ”‖特别策划‖ 拉萨黑夜 真正动人的是细节 文/王猛宗帅图/小风杨怡 “德克士与酥油茶相安无事,古旧的藏式院落与时尚的潮流各得其所,的确是一种拉萨特色。这里是文青的聚集地。 关于喝酒这档子事儿,中国人通常是在家中浅斟小酌或在餐馆吆五喝六,一醉解千愁,酒一下肚,顺势冲破任督二脉玄关,怎一个爽字了得。而欧美老外在谈到喝酒,脑袋里最先蹦出来的却是酒吧。酒吧是洋文化,是舶来品。但早已在中国大都市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经典的酒吧。一座城,就是一部经典的传奇;镶嵌在城里的每一座酒吧,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恋爱、失意或痛苦,为梦想而付出,为理想而打拼,为衣食住行奔波而烦恼,为将来的未知而迷茫,为过去的不如意而沉思,无数的年轻生命奔腾在城市的血液中。城市的模样,越来越清晰,清晰得如同故人。 ”‖藏地掌故‖ 年前 他发现了那个未知而迷人的西藏 文、图/醍醐·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一场关于西藏的展览—“未知的西藏”,正风靡纽约。所有惊人夺目的藏品和老照片,都指向百年前那个最伟大的探险家、学者朱塞佩·图齐(GiuseppeTucci,~)。跟随这些旧照,我们回到了百年前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伟大旅程…… ”‖西行漫记‖ 墨脱 隐秘绽放的莲花 文/粟健图/树粟健黑米粒 “墨脱,中国徒步路线之首,一个莲花绽放的圣地。 一个人带着对这块境地的向往踏上征程,尽管遇上同去徒步的驴友,但仍会对未知心生胆怯。一个人迷失在原始森林里,经历各种险恶的挑战,体力与意志在崩溃的边缘挣扎,爬升绝望坡而不绝望的磨砺……最后成功到达终点—墨脱,我为它感动,被它净化。 ”‖故事‖ “虫山”上的虫草人 文、图/原来是霹雳蓓蓓 “6月的西藏,清晨依然寒冷,深蓝色的天空下,刮着凌冽的风。天还没有大亮,却能听见村子里此起彼伏的摩托车发动的声音,随之,熙熙攘攘的黄色光斑开始从村子里陆陆续续移动往山那边去。往日清晨寂静的村庄,显得有些不太一样,因为那曲市嘉黎县亚庆村的村民们要上山挖虫草了,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全部出动,每年的虫草季对虫草人来说,都如同过节一般。 虫草人在“虫山”上行动灵活自如,他们有雪豹一般的迅捷速度和鹰一般的锐利眼睛,他们从小血液里就蕴含着攀登山峰的因子,从他们可以走路开始,他们就往山上爬,直到在山间来去自如。 昌都旅游资讯网 中科公益抗白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