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D25:初遇险路

从类乌齐沿国道继续向南是大城市昌都,这段路和是重叠路,换句话说,从类乌齐开始,就开始了艰难的川藏北线。在类乌齐就听人说前面的路不好走,如何不好走就不知道了,心想无非是坑洼土路,小心慢行呗。

20多公里的柏油路后,开始上山,上山开始就变成了土路。是真正的土路,不是沙石路,前晚刚下过雨,路面是泥泞上坡状态,心里一紧,担心小白是否能抗过去。还好车轻并不费力,等转了几个弯后,对面开来大车时,才瞬间意识到啥叫不好走?因为路太窄了!赶紧紧贴在山体旁停住,大车在泥泞中不敢停车,否则会陷在泥里。等大车过去,泥泞几乎变成了泥塘,只能紧贴着边缘行走,好歹得让一侧轮子能稍微踏实点儿,同时也避免底盘蹭上路中的凸起部分。

下山视野开阔,可提前看见爬上来的车

几次遭遇过后,开始有了些经验,对面没车时快些通过,路宽时尽可能远地观察对面是否有车过来,估算好会车的路段,该等就等,该快就不能迟疑,狭路相逢最尴尬,不能指望大车能倒退,小车虽然灵便,在这种狭窄泥泞的路上退到个宽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一路上坡,一路忐忑,好在车不是很多。这种路上,学会了司机间的相互谦让和体量,险要处已不分左右规矩,要让大车靠近山体一侧,要像城市开车较劲的话,谁也走不了。

被压断的桥

此段路上下各15公里。艰难地翻上山口,知道这叫珠角拉山,海拔米。上到山口,心情轻松了一些,下山至少不用担心动力问题,即便是烂泥,靠重力惯性自然就能过去,唯一的难点是会车,和大车会车!下山视野开阔,几乎能全览盘山路上的情况,所以对上来的车基本都有心里准备,尽可能回避弯道相遇,极窄的路段就只能一边鸣笛一边快速通过,通过后都会心有余悸,根本无法想象真遇会车该如何处理?

不知谦让的司机就会艰难地错车

车不是很多,一路有惊无险。下山后到柏油路上,心情才彻底放松,找了个宽敞地方停车休息,紧紧张张一晃也三个小时了,接近中午了。旁边的养路工躲在工程车里休息,几条懒洋洋的狗也顺便趴在荫凉处。啃几口面饼充饥,也顺便逗逗流浪狗,给它们些意外惊喜,同时再跟养路工们开开玩笑,一路上遇见的人总是对单人单车表示不解,都会热情地参谋应该带个老婆或小三。

崭新的昌都

一路顺风进入昌都,进城有些傻眼,因为城市管理太严格,所有路段安了铁杠,不让停车,停车就只能阻碍交通了。对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很是无奈,整个城市转了两圈,终于发现个开放的地下收费停车场,停好车,才有机会步行慢慢品味城市的细节。昌都几乎完全是一座新城,看着非常牛逼,尤其是小雨后的夜景,整个城市灯火辉煌,只是不知到在整个城市建成之前是什么样的情景?全城都是工地?

昌都夜景

昌都虽然是个四通八达,物流汇集的地方,因为地属西藏区域,所以物价奇贵,最简单的盖饭22元起价,油腻肮脏不能洗澡的旅店元起,不还价,一些在城市里普通的小馆从饭口到深夜几乎都没什么人消费,就是灯火通明。虽然地下停车一夜要20元,还好安静安全,旅居车小白再次体现出它的价值,自力更生,煮水做饭,洗洗睡了。

D26:泥泞的城市

昌都辉煌,毕竟不大,转转即可。天明,按计划驶向下一个目标-江达。多公里的一路风景非常漂亮,高原牧区,天地辽阔。中途宁静山下还有家玉龙铜矿,是国内储量第二的铜矿。

山上的岩石如同国画一般

江达没什么名气,只是中途一站。到江达,心里一乐,这里就是昌都的昨天,因为正在建城,。整个县城都在泥泞和混乱之中,人员车辆就在泥水和不知深浅的水坑里拥堵着,看了看,没敢开车进城,快出城的路边发现一家客栈,看了看是新开的,价钱尚可,虽然周边环境杂乱,也只能凑合了。

一路风景不错

江达是个藏民城市,一条老街到也值得小逛。在囊谦就发现藏餐馆价格反倒合理,量也足,就找家藏餐馆打尖。其实藏族没有啥特色饮食,原来他们主要吃糌粑或大盘的牛肉。所谓藏餐馆其实就是模仿汉餐,只是所有肉类一定是用牛肉。形式上是矮桌长凳。这里藏民的汉话基本说不好,语言基本不通,只能看别人吃啥就指啥。

江达县城一角

一路上见放牧的牧民用甩石器赶牛甩得很潇洒,见商店有卖,只是太贵了,一根,是牦牛毛手工编织的。

D27:被困矮拉山

临进入江达城的公安检查站就提示说前面矮拉山路滑难走,难走也得走,南面的因水毁封路,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除非倒退回青海。

路边午休的养路工,一直没明白,藏区为何养路工以女性为多

有了珠角拉山的经验,对矮拉山没有过多的担心。在坑洼和泥泞中,告别了造城中的江达,一路走走停停,贪婪周边的景色。到矮拉山时已是下午了。到开始上山,就是土路了。高原气候独特,地理环境恶劣,到高处就铺不了柏油,更无法铺水泥路。土路转了几个弯,眼前展现出一幅壮丽恐怖的画面,一面山坡上,反复盘旋而上的路上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大货车。

相机视角不够,大约度的山凹中全是车辆,蔚为壮观

矮拉山堵车了,据说是上面有大车发生了侧滑,多久能通,没人知道。上午溜达时从车边呼啸而过的一些小车就在前面不远处,从上午路过的大车数量和拥挤在山坡上的数量推测,至少凌晨,堵塞就发生了。呆在车阵中间没啥意思,掉转车头,往回走了两公里找个视野宽阔之处踏实睡午觉。2小时后发现前后都没啥动静(后来知道后续的车在江达被拦住了),只好上山观察情况,拐上去情况依旧,寻思一下,只好再退回原地呆着。

翻矮拉山需要一小时,算计着天黑前一小时再上去看看,万一疏通了呢或者小车可以通过?这其实只是自己骗自己的美好愿望,对面不下来大批的车是不会通的。天黑,一大批小车绝望地掉头回城了,大车是无法掉头的,只能待在原地。顺着山石有清水流下,白天见司机们用个长树叶宽的一头贴放在岩石上,叶角就变成了小水流,接水做饭,也算多学了一招。

天黑透时,有些担心天黑发生误撞情况,转悠着想如何设个警示灯,正没着落时,上来三辆大车,一搭话,是几个老陕,老陕见此地宽阔,我也不像坏人,目测了一下,三辆车就贴在我边上停了,正好把我跟路隔开,一下就很有了安全感。话不多说,钻车睡觉。担心寒冷(也的确比较冷,凌晨显示是3渡左右),第一次使用了温标-25度的羽绒睡袋,也第一次使用了usb小电热毯,温暖舒适,一夜无话。

D28:理想生活

天亮大家都开始出车晃悠,几个老陕一盘也不算外人,周至县,就在太白山下黑河公园边上,所以对行色各异的旅行者并不陌生。而对于陕西,除了西安小吃,就对周至,太白一带最熟悉了。他们经验多,前面也有相熟的司机在联络情况,估摸着中午后路晒干些能通车。头天认识的一辆北京车老梁夫妇这时也上来了,见我没动地方,也在边上停车呆着。老梁也不是外人,老家是河北蔚县的,除了对河北中间的北京城熟悉,就是对蔚县最熟悉了,小五台山就在那儿。几个老陕加老梁虽然在异地他乡,共同话题还是很多。

大车艰难的会车

上午悠闲,慢慢做些开水请老梁夫妇喝些咖啡,再慢慢熬上一锅小米粥,请老梁夫妇喝粥吃早餐。晃一晃到中午,一些大车开始动了,应该是前面有人电话通知快通车了,收拾好东西,也开始再次返回山上,到开始堵车的地方把车停好,对面长龙般的货车开始慢慢下来了。对面车是进藏车,都是满载,车行沉重而艰难。一个小时后,对面车过完,车流开始慢慢移动了,虽然在大车后面慢是慢,没啥难度了,这也多亏堵车交通管制,单边放行,否则那些泥泞窄处遇见会车够头疼。在接近垭口处看见了惹祸的大车,是辆半挂,在个弯道处,车头后轮陷在泥坑里动弹不得。问过大车司机遇见这种事情怎么办?一般没办法,司机自己一点点想折,一般天晴路干后能自己出来。

山口回望上来的路

矮拉山就这样耗费了一天多的时间,没啥难度就混过来了。下完山就到了金沙江边,过江就出西藏进四川了。进川20几公里就到了德格。德格以著名的印经院闻名天下,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但对游客而言,20多万块雕板只是一些货架,转了转就离开了。

德格就建在江两岸,所以区域街道狭蹙,本想找家店住下,问了一家态度略差,临出城有家文艺范儿的客栈,可惜门口不能停车,据说有领导要来,只能去泥马的领导吧,接着往前走。出县城不远有座颇有规模的佛学院,进去后,年轻的佛子们也很乐于交流,只是汉话说不完整。有个文静的小伙子,汉语非常清楚,一问是玉树结古镇人,应该是正式上过学,所以汉语非常好。这家佛学院跟其它不同,食宿全包,所以没有自建的房屋,只有几座在山里来说是规模宏大的楼。从年轻喇嘛哪里学到了如何识别藏传佛教里的花教。可惜操心今天的宿处,没能深谈,这本是次难得的了解和探讨机会。









































白癜风的病因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yy/1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