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偏方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6525.html

大理苍洱油画院艺术家特辑(五)

劳动者之歌---艺术家马铣

马铣近照

马铣,云南大理人,汉族,生于年。云南省美协会员、大理州美协会员、大理苍洱油画院会员。四十余年长期研习油画艺术。

清晨80×cm

大理,哺育我成长的热土,是我绘画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特别是城里或乡村中的那些老巷、老屋、老墙始终触动、激发我用画笔去描绘它们,去触摸那些余温尚存的暖融时光。这些老屋的年龄远不止百年,它们就是一个个家族历史的博物馆或陈列室,在那里汇集了三、四代以上或是更为久远年代的东西。曾经的岁月深深镌刻在老巷、老屋、老墙上,这些岁月流逝的痕迹,令我为之着迷,也勾起我悠长悠长的记忆……

农家小院50×70cm

老屋50×70cm

老宅50×60cm

幽深的小巷60×65cm

岁月有痕65.5×91cm

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大理的我而言,老屋就是一种情节。它们年代久远,而且已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唯一值得我们回忆﹑留念和珍藏的则是那一种永远都不能言说的乡愁和温暖情愫。

石头村的记忆80x㎝

只有你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才能够真正从大自然中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才可能达到你所希望表现的形象和感受。我享受绘画过程给我带来的喜悦、激情和满足,也享受创作中的迷惑与困顿。

牧归(西藏昌都?江达县)

65x81cm

高原藏乡特有的那股不羁、自由、开阔的气势;蓝天、白云,高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场,充满神秘,充满诱惑,造就了独特的异地风情,编织成这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

花开时节的高原61x㎝

最近六、七年来,画友周家俊我们俩因有共同的兴致和喜好,数次进入川、滇、藏的藏族地区(康巴地区核心区域)旅游、采风。虽然我们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但对于生活在离太阳最近的民族,始终充满着幻想。到藏区采风,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神秘,尽管旅途辛劳,但所见所闻都令我感触颇深!感受到了心灵深处的震撼,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和画友周家骏在藏区写生

山那边的彩云(云南香格里拉?尼西)65×81cm

金沙江峡谷(云南香格里拉?尼西)65×81cm

夕照山村(四川甘孜州?稻城)

60×90cm

海子山雪峰(四川甘孜州?理塘)

60×80cm

游牧民(四川甘孜州·理塘)

50×70cm

卓达雪山(四川甘孜州·甘孜县)

60×80cm

芒康藏家(西藏昌都·芒康)

50×60cm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幼年时期我就喜爱画画,经常自己动手,用简易的材料绘制幻灯片,在周末和放假时放映给小伙伴们观看。成年后,大家还时常津津乐道那一段快乐欢愉的童年时光。童年时候的喜好一直在延续,而在那个特殊年代,无缘进入艺术院校深造,更买不到系统规范的美术教材。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原苏联《契斯恰柯夫人体素描》的国内高校实用教材,我根据这本教材的要求,认真地学习,从中认识到素描与人体结构在绘画造型中的重要性。

荒原58×69cm

晨风65×cm

在我的学艺过程中,数次参加了省、州举办的油画专业培训班和其它美术创作学习班,参加了由大理市文化系统举办的美术夜校培训。以此开启了我对绘画艺术的自主钻研和创作活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品数十次参加了州级、国内地区之间交流展和省级美术作品展,多幅作品被相关机构和藏家收藏,充分肯定了我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也坚定了我艺术创作的信心和决心。

小凉山彝族妇女60×75cm

正午×cm

一路走来,我对艺术充满了敬畏,并“贪婪”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美的精华,酝酿浓郁的情感,孕育出心灵的果实。

虽已是耳顺之年,我仍执着于个性的表现,对于艺术,也仍乐此不疲。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83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