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尊敬的老板:这封辞职信或许来得有点突然,也可能给公司带来一点麻烦,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离开。向您呈上这封饱含歉意的信。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昌都

这里的一切实在是让人无法割舍

昌都太独特了,我想留下来看看

不信,你来看看

悠久历史文明之源

作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是与祖国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门户,在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众多价值极高的古代遗存和人文景观,展示着昌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康巴风情。作为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昌都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革命老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沧桑巨变。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发现于年,是迄今为止西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时代标志最明确、遗物和遗迹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文物种类繁多,其中双体兽形陶罐极具代表性,堪称技艺精湛、造型绝妙的艺术品,成为西藏古代艺术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小恩达遗址

恐龙化石

年在西藏昌都市达玛拉山西坡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一亿六千万年到一亿四千万年的侏罗纪早期和中期的恐龙化石,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恐龙化石出土点。

昌都大脚印

昌都“大脚印”显现在侏罗纪——白垩纪的紫红色岩面上,于年修建邦昌公路时发现。几个酷似人脚印的痕迹高悬在峭壁上,由下往上犹如巨人赤脚踩成,其中,最大的脚印长1.7米,最小的也有1.3米。

格萨尔王遗址

昌都是西藏格萨尔王说唱艺人最多的地市之一,也是格萨尔王版本流传最多和《格萨尔王》壁画最多的地市。

扎巴,昌都边坝县人,被称为“国宝”级说唱艺人。

茶马古道

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川藏线和青藏线康区段的咽喉地带,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关口和物资集散地,是西藏与内地茶马贸易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西藏“古长城”

“古长城”是位于洛隆县硕督镇的一段形似长城的遗址。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抵御茶马古道上的劫掠者而建;一是昌都改土归流后清朝派遣流官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

昌都战役

年10月6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在青海骑兵支队以及14军42师一部配合下,发起昌都战役,19日解放昌都,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解放纪念碑

昌都解放,对于和平解放西藏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用“丰碑”形式体现。

碑体呈“1”字和三面红旗造型。三面红旗代表国旗、党旗、军旗,“1”字寓意昌都市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同时,碑体侧面似“帆”造型,寓意昌都发展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解放纪念碑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昌都英勇善战、不惧流血牺牲的历史画卷,体现了昌都各族群众挣脱枷锁,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独特民风之淳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造就了昌都人豪爽热情的个性,更蕴育了昌都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独树一帜的工艺流派乃至活泼有趣的风俗习惯,传袭久远,组成了昌都人鲜活明朗而古朴随性的集体个性。

赛马

藏族人称赛马为“达玖”,是最受农牧民群众喜爱且广为盛行的一项运动。

朗庆吉田

藏东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郎庆吉田”,又称大象拔河。比赛双方用颈部和四肢的力量朝自己的方向拉,拉过界线即算获胜。

康巴汉子展示传统的射箭技艺

左贡县东坝民间艺人表演古老的“尼木棋”

抱沙袋

藏汉联姻集体婚礼

洛隆县硕督,古时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作为百年茶马古寨,硕督村一直保留着许多汉族人的生活方式:腌制咸菜,舞龙舞狮,清明扫墓......记录着汉藏悠久情谊。

手磨糌粑

煨桑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芒康佳加面

捻羊毛

晒奶渣

挤奶

收草料

传统耕种方式——二牛抬杠耕地

扬场

贡觉县三岩碉楼群

贡觉县三岩片区地处金沙江谷区,是当前世界上并不多见的,原始父系氏部落特征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

江达县民居

左贡县东坝民居

东坝民居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实力遗迹。

东坝人乐于用经商积累的财富修建民居,世代的新房都建在老宅上,勤劳智慧的东坝人将只准寺庙采用的、象征地位等级的图案,大胆地运用到民居上,被当地人文学者称为“西藏民居建设的突破”。

歌舞豪迈康巴之魂

勤劳、勇敢、智慧的昌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刚毅豪放、质朴粗犷、爽朗乐观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三大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西藏舞蹈史上熠熠生辉。

昌都锅庄

“锅庄”乃藏语“果桌”的变音,“果”的释意为圆圈,“桌”意为舞,连起来解释就是圆圈舞。这即是神奇的昌都“锅庄”,一种圆的歌舞、圆的文化、圆的历史。

芒康弦子

在昌都市芒康县,弦子称为“比旺”,是芒康先民发明的一种古老的拉弦乐器,史书称为“胡琴”。芒康弦子舞在藏语中又叫“藩谐羌”,“藩”藏语意思指藏族,“谐”为歌舞,“羌”为跳。

丁青热巴

“热巴”起源于公元11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热巴所创建,是流传在琼布丁青一带的一种以铃鼓为主的说、唱、谐、杂技、戏剧、气功等综合性表演艺术,犹如一朵奇葩在藏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绽放。

岗托藏戏

打墙舞

打墙舞是流行于昌都农牧区的典型的劳动舞,通常在夯打土墙时起舞,随着夯打土墙的步伐和节奏,人们唱起欢快而抑扬顿挫的歌谣。

岭卓舞

“岭”是“岭·格萨尔王”的简称或一个地名,“桌”的藏语释意为舞蹈,岭桌即是颂扬格萨尔王的一种舞蹈。

彩袖舞

宗教文化神秘之地

多元并存是昌都典型的宗教文化现象,昌都市的宗教文化类型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充分体现了昌都宗教文化的兼容并蓄。同时,与多元宗教类型相对应的是众多的寺院和具有浓郁神秘色彩的寺院文化。

强巴林寺

查杰玛大殿

唐夏寺

盐井天主教堂

江达县瓦拉寺塔林

白塔

丁青乃查莫

经幡

辨经

强巴林寺坛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巴林寺酥油花技艺

山水灵气江河之源

昌都在藏语里是“水汇合处”,得名于扎曲、昂曲两条河流在昌都的交汇,进而形成澜沧江的源头。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在昌都穿流而过,成百上千支流如玉带般盘绕其中,形成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景观核心区域。

在昌都,湖奇景曜、山高谷深、冰川莹洁,无不隐喻着造物者的青睐。曾孕育了无数动人传说的美丽江河,悠长而隽永,至今仍润泽着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芒康达美拥雪山

达美拥雪山位于昌都芒康县与云南德钦县交界处。传说这座美丽的达美拥雪山是梅里雪山的第三个女儿,由于她为盐井和曲孜卡的人民赐予了圣泉,参与凡人琐事,触犯天规,被天神贬下凡间,化身为一座雪山,屹立于曲孜卡背后,永远凝视着她那善良的黎民百姓。

洛隆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洛隆县城东部约95公里(省道沿线)。传说中,此山是格萨尔王夫人珠姆的坐骑所化,山形如马背,其上的“马鞍”在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精心雕琢下,栩栩如生。

卡若区谷布神山

谷布神山是康区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卡若区日通乡与如意乡交界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型大鹏鸟从远方飞来,在此栖息时,在山顶啄穿一个大洞,故也称之为琼普,意为大鹏穿透的溶洞。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其北坡位于昌都市左贡县境内。

洛隆五指山

位于洛隆县东部35公里处、省道沿线的翁西伍中山。因外形酷似几根手指,被称为“五指山”。另因“五指山”从任何角度看都犹如三个背水姑娘,人们也称之为“背水三仙姐妹”。

怒江

发源于那曲境内的唐古拉山脉吉热格帕南麓,是西藏第二大河。流经昌都市的边坝、丁青、洛隆、八宿和左贡县,长千米,流域面积4.8万平方千米。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纵贯昌都市中南部,流经卡若、察雅、左贡和芒康等县(区),在盐井南面进入云南,然后出国境,称湄公河。澜沧江在昌都境内长千米,流域面积3.8万平方千米。

金沙江

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石渠县交界处进入昌都市,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四川省巴塘县入云南,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境内长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

然乌湖

然乌湖因其原始洁净的自然美景,享有“西南瑶池”的美誉。

三色湖

三色湖位于边坝县边坝镇普玉村境内,又名“普玉三色湖”,分别为黑湖、白湖、黄湖,在阳光下颜色各异,故称三色湖。

丁青布托湖

布托湖是由布托青和布托措两个湖泊组成,传说大鹏鸟饮海水后一路向西藏山南方向飞行,飞至布托湖旁的八达波罗山休息时咧嘴微笑,嘴角溢出海水化成两湖。

当日措湖

来古冰川

来古冰川得名于紧邻的来古村,藏语意思是隐藏着的村落,是四大冰川之一,统指美西、雅隆等六个冰川,据说与南北极冰川属同一系列。

曲孜卡温泉

伊日温泉

生态致美造物之奇

昌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仿佛遗落在西南边陲的蓬莱,景致秀逸,物产丰饶。昌都的生态之美不胜言表,它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持着最天然的原始形态,呈现出一派美不胜收的自然画卷。

这里繁衍生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被誉为“雉类王国”。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药用植物多种,还有丰富的菌类等林下资源。走进昌都,您会不由的惊叹天地之大美,造物之神奇。

邦达草原

然乌湖畔的小村庄

嘎玛沟风光

澜沧江峡谷梯田

乡村随景

藏东绽放羊羔花

瀑布花海

类乌齐县伊日风光

冬虫夏草

贝母

雪莲花

滇金丝猴

岩羊

雪豹

马鹿

高原之舟——牦牛

白马鸡

服饰华美三江之秀

勤劳智慧的昌都人民,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民俗文化,昌都服饰正是这绚丽多姿的百花园中最杰出的代表。

昌都藏装以长袖、宽腰为特点,以氆氇、毛料为制作原料,日常穿着以黑、蓝、藏红为主,喜庆或盛大节日中着带有兽皮及花卉图案服装。昌都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喜爱用天珠、珊瑚、绿松石、琥珀、金银玉器来装扮自己,腰刀、火链、嘎乌等都为昌都男女所青睐,昌都服饰的特点无不彰显出昌都人豪放的性格和豁达的胸怀。

技艺精湛传承之乡

艺术是文化的缩影,昌都是一个民间艺术极为丰富的地方,历来素有“艺匠之乡”的美誉。昌都唐卡、壁画、泥塑、锻造、制盐等技艺纯熟、精美典雅、极具感染力,各艺术载体品类丰富、博采众长、造诣非凡,保持了纯正的藏民族文化传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唐卡

昌都的唐卡绘画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画派众多。

嘎玛嘎赤绘画技艺

康·美萨画派

象雄东多画派

齐吾岗巴画派

美宁画派

瓦拉寺壁画

达律王府壁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达波罗古泽木刻技艺

昌都历来享有“木刻之乡”的美誉,其中江达县波罗乡境内的波罗古泽木刻雕版技艺最负盛名,起源于年,被尊称为西藏雕版印刷的鼻祖。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拉神山石刻群

泥塑

昌都泥塑艺术以卡若、边坝、察雅、贡觉等县(区)最具有代表,作品多为佛像和寺院供奉摆件。

金属锻造工艺

昌都民间金属锻造工艺在历史上就很发达,尤其佛像锻造工艺影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宗教艺术。

强巴林寺胜乐坛城

手工制品

昌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当地精美华丽的手工制品,如头饰、嘎乌、腰刀、腰带、餐刀、银碗、铜壶、藏靴等,无论器物的款式、色彩、装饰都在西藏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品——芒康盐井制盐技艺

芒康千年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盐井乡,其制盐历史已有年,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世界观,堪称盐业史上的活化石。

昌都,这颗璀璨明珠

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熠熠生辉

老板,如果有一天

你也想把自己从忙碌不堪中解放出来

想感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

请来昌都吧

我在这里等你……

昌都的青山绿水

欢迎你

审稿:青稞素材来源:神奇昌都编辑:Doris

青春昌都

昌都青年人自己的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6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