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唐朝诗人杜荀鹤一首《送人游吴》,道出了前人对于苏州的直观记忆。浮江达淮,倚湖控海,便利的水利交通,吸引着“远方贾人,挟资以谋厚利”,整个姑苏城“货物店肆充溢金闻,贸易锻至辐辏”。先秦直至明清,苏州一直是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之一。直至近代之前,苏州也一直牢牢占据着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宝座,并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威尼斯”。四通八达的水系成就了苏州商业上的繁华,也成为苏州市民生活,乃至整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君不见,文人骚客才子佳人,莫不以水为题,吟咏叹唱,回转千年;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的亭台楼阁,莫不临水而立,清奇秀雅,卓尔不群。绵延的水赋予了姑苏人以无尽的财富,更带给他们强劲的生命与文化,虽然其间也曾有过淤塞,但在苏州人的开垦下,这座城市很快如同这片水系,焕发出了新生机。金鸡湖滨太湖畔,长江两岸运河边,最是迷人眼。 一个人的舞台 平江路,苏州古城东北一条傍河的小巷,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多米。沿路而行,小桥流水,桨橹摇曳,青瓦白墙,木栏花窗。水巷年的历史,凝结成眼前这幅江南工笔长卷。 平江路两旁保留了许多百年古宅,汇集了苏州当地的各种传统艺术,也上演过洪钧与赛金花等无数才子佳人的佳话,使这里成为旅者必到之地。每当夜幕降临,一缕缕婉转绕梁的曲调,便会从平江路上飘扬而出。被这流传千年的古老之音牵引着,我们不自觉地走进一家名为“伏羲”的茶馆。 这里正是吕成芳的所在——这是她一个人的舞台。吕成芳化身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身着粉衣罗帽,款步姗姗,走上只有两米见方的舞台。一把琵琶,一封古琴,一副亮嗓。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吕成芳版《牡丹亭》的风采。 “有人问我,杜丽娘是谁?跟杜十娘是什么关系?我说,杜丽娘跟杜十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在伴读侍女的引导下,第一次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我下面唱的就是杜丽娘游览时的心情……”吕成芳一段幽默的开场话引得现场观众会心一笑。接着,吕成芳抚琴而唱。 与人们常看到的《牡丹亭》不同,一场下来,吕成芳说的时间远多于唱。在她的“演说”中,没有干巴巴的昆曲理论知识,取而代之的是昆曲的奇闻轶事、苏州的本地文化、中国的诗词歌赋,有时甚至会有让人捧腹的笑话,以及针砭时弊的短评。有粉丝将吕成芳的表演戏称为“昆曲清口”。对此,吕成芳解释说:“昆曲就是昆曲,她是纯净的,不存在什么‘清口’。但由于大家对我讲解的形式很感兴趣,经常捧腹大笑,所以称我的表演是清口。” 在吕成芳看来,说和唱都是手段,最终目标是传播昆曲:“我这里与其说是个舞台,不如说是个讲台,我的手段是多样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传播昆曲文化——让更多的人走进来,了解昆曲,通过听我讲解和演唱而爱上昆曲。” 一方昆曲“讲台” 吕成芳是地道的苏州人,年少时,受父母亲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学、江南戏曲产生浓厚兴趣,并在父母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琵琶、古琴等乐器。青年时期,吕成芳做过小学老师,后来在企业做培训工作。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机缘巧合,吕成芳坦言,这样的经历为她后来登上舞台奠定了基础:“对苏州文化的积累持续了50年,做教师和培训的工作经历又锻炼了我讲授的能力,所以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讨好观众,是很自然地把这一切融入表演中。” 早在昆曲趋于“沉寂”的那个年代,吕成芳就迷上了它,但却从未有机会深入了解和研究。年,白先勇打造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掀起了昆曲热,数以万计的观众被昆曲独特的韵味所倾倒,这其中就包括吕成芳——年届不惑的她开始痴迷于昆曲。没有老师,吕成芳不厌其烦地跟碟片学习。后来认识到一些曲家,她就见缝插针地向他们请教。昆曲的基础知识、唱腔、身段,几乎占据了吕成芳业余时间的全部。 随着唱功逐日提高,一些人甚至开始请她登台演出,演出的地点主要是苏州的各大景点。“在景点中都是站在高高的古戏台上表演,很难和观众互动、沟通。”这种表演方式我觉得有些遗憾。“昆曲具有浓郁的苏州地方口音和悠扬婉转的唱腔,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许多爱好者并不能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昆曲进行重新启蒙。” 年3月底,吕成芳出现在平江路上的一家茶馆中。这家名为“伏羲”的茶馆因经营困难,已几度易主,新老板请吕成芳来这里,起初也仅仅是想借用一下昆曲的知名度,挽救一下茶馆的惨淡,颇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但是吕成芳却将它看做一次难得的人生际遇,她认为,她的“昆曲启蒙”的想法要在这里付诸实施。吕成芳说服店老板,自己不参与茶馆的经营,但是演出的方式和内容要由自己拿定——她要呈现给观众一个与众不同的昆曲。凭借年轻时做教师和企业培训者的经验,吕成芳将诗词歌赋、苏州文化、昆曲知识统筹编纂,配合以昆曲的演唱,形成一堂2小时的“课程”,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 这种独特的演绎方式,吸引着昆曲爱好者接踵而至。三年前,吕成芳所在的茶馆门可罗雀,如今已然一票难求——即便茶社老板打通了上下楼,而且曾一月之内三次涨价,却丝毫没有影响顾客的热情。就在这次采访中,吕成芳至少被5个电话打断,要求预定座位。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是个茶社,而把它当做一个讲堂,一个舞台,来到这里是为了听她讲课,听她演唱。一位北京游客专门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苏州听吕成芳,他对记者说:“以前没有听过昆曲,看了她的表演才知道昆曲是怎么回事,现在已经爱上昆曲了。” 一场昆曲论战 几乎每天下午和晚上,吕成芳各表演一场。口口相传之下,吕成芳的名气也开始走出平江路,走出苏州,进入更多人的视线,甚至诸如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也先后邀请过吕成芳前往表演、演讲,新华网等媒体也开始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