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去年10月13日,四川省年脱贫攻坚奖表彰暨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要求,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省内省外各方面资源,强化部门联动、上下联动、政府与企业联动,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挂任色达县专职扶贫副书记的省民族宗教委文宣外联处副处长洛绒卓玛,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创新奖。在色达工作期间,洛绒卓玛克服一家三地带来的诸多不便,不当“过客”当主人,走遍了全县17个乡镇和个行政村,熟悉县情、村情,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引资引智,对口帮扶,创新开展色达县精准扶贫工作,用心、用情奔走在金马草原上,书写着壮丽的人生答卷。

一家三地

她走在扶贫“赶考”路上

年4月,省委从省级机关遴选优秀干部到艰苦地区挂职督导精准扶贫工作,色达是省民族宗教委的对口帮扶县,省民族宗教委文宣外联处副处长洛绒卓玛主动请缨,领导不解地问,你刚从乡城调到成都几年时间,为什么还要主动回去?你主动去色达,意味着你们一家三口就有三个家,你能克服家庭困难吗?

“我是甘孜州人,我熟悉和热爱那里,真心想去为那里的农牧民群众干点事。”洛绒卓玛语气坚定地说。

带着组织的重托,洛绒卓玛不远千里来到色达县。“妈妈,您什么时候回来呀?六一儿童节,同学们都有家长陪伴,我好想您呀!”去年,8岁的女儿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在电话里向母亲表达思念之情。

“妈妈忙完了工作就回来陪你。”洛绒卓玛在电话里哽咽着说。

“每当其他同学都有父母来学校接送时,我都十分想您在我的身边。您不在身边,我就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这是洛绒卓玛8岁的女儿在去年母亲节写给她的信中的一段话。她的丈夫在巴塘县康南中学工作,女儿在成都上小学,洛绒卓玛从条件艰苦的乡城县到省直机关工作没几年,忍痛挥别泪眼婆娑的女儿,在亲朋好友惊诧的目光中重回藏区。在她14岁那年,有着25年党龄的父亲将青春和热血永远撒在了康巴大地,她继承父亲的遗志,立志要让藏区的家乡父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色达县平均海拔米,最低气温-36℃,长冬无夏,氧气含量不足,太阳辐射极强,是包虫病等地方性疾病高发区,属于甘孜州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地区。虽然是我州成长起来的干部,但色达高寒缺氧、包虫病多发、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对洛绒卓玛来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人生“大考”,走在脱贫攻坚的“赶考”路上,她用心、用情在金马草原书写着壮丽的人生答卷。

不当“过客”当主人

精准施策造福藏区群众

作为省委下派色达县委的专职扶贫副书记,县委决定洛绒卓玛兼任县脱贫攻坚办主任,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并负责目标考核、产业富民、改革开发、政策研究、对口帮扶等工作。

“谢谢阿姐,我会努力让村子干净整洁。”洛若镇曲西村噶玛吉手提着洛绒卓玛为她买的一大包护肤品、香皂等,笑容灿烂。曲西村是洛绒卓玛定点联系贫困村,全村没有一棵树,通村道路还是机耕道,不通电、不通网,无安全饮水取水点,21户无房户急需新建,16户危房户急需维修……针对该村存在的实际困难,洛绒卓玛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农牧民用水用电、通网和道路硬化等具体问题,协调帮扶资金规划全村产业发展项目。由于经常到村里调研,村里的每位群众都和她成了熟人。

两年来,洛绒卓玛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周末,她走遍了全县17个乡镇和个行政村。

“洛绒卓玛走遍了色达的山山水水,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洛绒卓玛的无私付出,县领导看在眼里,群众记在心上。

色达县是全省的“交通难县、能源缺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生态脆县、宗教大县、维稳重县”,是全国十个高海拔六类地区县和四川省十个纯牧县,四十五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村89个、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产业匮乏,贫困发生率高出我州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这就是洛绒卓玛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色达“家底”。抓项目、推产业、促创新,困难倒逼思路创新,洛绒卓玛苦苦思索色达脱贫奔康的出路。

“了不得!色达这个地方未来要建成康巴的‘环球中心’”。康巴传媒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31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