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千年家族

年秋日的一天,一匹快马突然闯入位于川藏滇之交乡城县的戒备森严的赵尔丰边军大营。马上一位穿着华丽的气喘吁吁的藏族头人自称是德格土司多吉僧格派来的使者,有急事要求见赵大帅。

此时的赵尔丰正焦头烂额,忙着改土归流。不久前他费尽气力,围困大半年,才最终以武力彻底铲除了胆敢武力反抗朝廷的乡城桑批寺,火烧寺庙,杀死僧兵好几百,逼得寺庙主管普布仲娃堪布服毒自尽。此前,川边四大土司中的两个巴塘土司和理塘土司都已经被赵大帅砍了头。但川藏南线的部分小土司,头人,寺庙活佛仍旧明里暗里地与朝廷对抗,同时还有土匪捣乱。在这个敏感时期,整个康区最大的土司---德格土司派人过来,究竟有何目的?

在赵尔丰满是疑问的眼神中,德格来的头人躬身献上了土司的亲笔信。看完信,赵尔丰心中激动万分,原来德格土司信中明确如果赵尔丰帮他干掉弟弟,他就带头改土归流!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德格的这位多吉僧格土司即位后,他的同胞弟弟昂翁降白仁青不服气,联合瞻对的地方势力,发起了叛乱。土司哥哥不是对手,落荒而逃,接连丢失根据地,连土司大印都丢了。于是这位土司哥哥想到了正在康藏平乱的赵大帅,或许只有赵大帅才能帮他收复失地,打败他这位篡位的兄弟,替他出这口恶气。

作为赵尔丰本人来说,他深知德格土司在整个康区土司中所占的地位的重要性,德格土司一天不平定,他的改土归流的政策就不算成功。奈何这个德格土司势力太大,所以才决定暂时绕过德格土司,先行出手平定其他几个势力相对弱小的土司,然后再腾出手来,集中兵力精力对付这个德格土司,这样才能实现在康区彻底建省的目标!现在机会送上门来了,你说他能不激动嘛!

德格在哪里?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德格,位于雀儿山下的金沙江东岸,是川藏北路在四川经过的最后一个县,控制着金沙江上游几个西通西藏的关键渡口,只要控制德格,就会对西藏产生巨大的威慑。“德格”在藏语里是“吉祥圣德”的意思。统治这块土地的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德格土司自称其始祖为唐代吐蕃首领赞普松赞干布的首相禄东赞,也就是当年代表松赞干布去长安替赞普向唐太宗求婚的那个吐蕃大臣。后来他的子孙和吐蕃贵族产生了矛盾,有的被杀,有的投靠了中央王朝。他的长子降巴白是一个笨教巫师,平时不过问政治,因此,免受株连侥幸逃生。为了不被斩草除根,于是带上全家老小,不远万里,来到康区的岭国传教,其子孙繁衍为德格世家。

这个家族世袭共五十四代,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先后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终结在德格的统治。在元代以后册封的历代土司中,德格土司不仅历史最悠久,势力范围也最大。管辖的范围包括了今天的甘孜州德格县,石渠县,白玉县,西藏的江达县,昌都市,贡觉县,类乌齐县,芒康县等等。因此他们动不动就说“郎德格,沙德格”,意思就是天是德格的天,地是德格的地。也许今天你可以笑话他是井底之蛙,但以过去的人们在那种山高水长,林深树密的恶劣环境里能够抵达的旅行范围来看,土司们确实有傲娇的资本。

元代初期,急于抢占大量地盘,很多占领区由于元政府自身军队数量不足的原因不可能以驻守的方式来占领。尤其是藏区,地广人稀,更难管理。因此,元政权对康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策略。一方面表示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授予当地上层宗教人士以封号和统治地方的权力,使之“僧俗并用,军民统摄”。因此才有萨迦五祖八思巴觐见忽必烈被封为国师的故事。忽必烈通过掌控当时统治西藏的萨迦派领袖,给他们封号,封他们土地和领导权,间接地兵不血刃的实现了对藏区的实际控制,也正是从元代起,西藏开始正式并入中国的地理版图。

德格土司二十七世乌金巴的弟弟索朗仁青是萨迦名僧,是八思巴侍者,因此也广受隆恩,受封为多墨东本,即千户长,和之前提到的那个只身挽铁疙瘩的新龙高僧喜饶降措的职位一样。索朗仁青的封地在今天的白玉县南部及巴塘县北部一带,建立了萨玛寺和萨玛政权。这也是德格土司第一次接受中央王朝的分封。元史中提到的“亦思马尔万户府”可能就是指这一地区。康区藏语中“最高”为“东本”,而“东本”即千户的意思。故少有万户之称。所以汉语中的“万户”就相当于藏语中的“千户”。

在朝代更替的动乱年代,机遇与危险时同时存在的,就看能否把握住。胜利者无非是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了于自己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最终书写了胜利者的神话而已。在宋元对峙连年战火的十三世纪下半期,遥远的西藏同样是暗流涌动,当时主政西藏的萨迦派教主昆氏家族因其内部分裂,日趋衰落,而噶举派帕木竹巴的首领朗氏家族崛起于卫藏,把势力伸向东部的康藏地区,萨迦派诸寺恐惨遭噶举派迫害,纷纷向强大起来的元政权寻求庇护,欲借皇帝给与的封号抗衡噶举派地方政权,而元王朝也乐得保持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因此对萨迦派采取了保护的措施。

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尊八思巴为国师,接着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统一管理全国佛教事物和藏区的政教事务。在宣政院下设置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统领全藏区的军政事务。其中“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朵甘思宣慰司”就设立在康藏地区。

从第一世到第二十四世土司,德格土司家族一共经历了唐宋两个朝代,这二十四个土司大部分都是苯教和红教(宁玛派)的僧人,有儿有女。康区最著名的被称为宁玛祖庙的位于白玉县河坡乡的噶陀寺就是这一时期修建的,也是康区最早的红教寺庙。建寺人是伽当巴得谢喜巴(生于公元年),令人惊奇的是他是噶举派的帕木竹巴多吉件波的姨表弟,这座寺院受历代德格土司的大力扶持,寺主以转世传承。

看来,德格土司家族对境内的各个流派的佛教采取了宽松的和谐共处的原则,这才有今天的被称作“藏文化宝库”的德格。

从第二十五世到第三十二世的德格土司都以今天白玉境内的萨玛寺为首府,所以这个时期的德格土司政权也被称为萨玛政权时期。

从第三十二世开始,德格土司利用宗教影响和婚姻关系,发展自己的地方势力,从此德格土司的地盘急剧扩大。一天土司德钦索朗仁波去噶陀寺拜访时,大喇嘛曲吉多吉告诉他,龚垭那地方风水好,把政权搬到那里去一定会发家致富。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德格县城和德格土司的家庙更庆寺。

德格土司自建立世袭头人制度以来,历来是以长子为寺主,主持政教两权,一般不娶妻;次子为家主,娶妻繁衍,作为土司继承人。如果有第三子和第四子,或依其兄于家庙或外出出家,娶妻与否无特殊定例。若只有一子,则出家又娶妻,寺主兼家主。依今天的视角来看属于那种根本没有原则,怎么有利于自己怎么来的方式,严重违背佛教道义,坚决不能为黄教所容的类型。所以今天的德格绝对找不到一座黄教寺庙,有的只是红教,苯教,萨迦,噶举等流派的寺庙。

历代德格土司都同中央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他们能千年不倒的主要原因。德格土司曾帮助过七世达赖喇嘛,在小达赖被西藏的地方政权拉藏汗政权追杀时,德格土司四郎彭措将小达赖和其父迎请到自己领地保护起来,之后又武装护送到青海西宁的塔尔寺。七世达赖即位后,对德格土司大力褒奖,并颁发了许多特权给土司家族。

清康熙年间,岳飞后代岳钟琪率兵由康定进军,前去平定在西藏的准噶尔部叛乱,沿途收降各路土司,还是这位四郎彭措率先归降并为大军积极提供后勤支援,深得朝廷赏识。

到了雍正时期,恭顺的德格土司被清廷授予安抚司职衔,归打箭炉厅管辖,后又被提升为宣慰司,成为康区四大土司之一,被藏人称为“德格甲波”,即德格王,其辖区领土广大,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的面积大小。也难怪他们自称“天德格,地德格,都是我家的德格”。

在赵尔丰的帮助下,土司很快赶走了这个篡位的弟弟,不过赵尔丰很仗义,并不想乘人之危,甚至答应多吉僧格复职,但这位土司非常睿智,坚决不干,哭着喊着要改土归流,理由是德格地广人稀,周边虎视眈眈的敌对势力很多,单靠土司自身的力量恐难自保。因此改流之后,可以招募汉人来屯垦,这样就可以避免外来势力的觊觎。于是捐出土司官寨给官军用作粮站,朝廷封土司为世袭二品顶戴,等赵尔丰平定川藏南路后大办教育时,土司和夫人又带头捐款,于是朝廷又赏给他头品顶戴,为其夫人立了牌坊以示表彰。

德格的寺庙

第四十世德格土司有四个兄弟,其中老二名叫贡嘎彭措,继承叔父祥巴彭措任德格寺主。这个时期,德格世家中出了一个很有声誉的喇嘛,名叫阿旺扎西。他从西藏俄日寺学法回来后,住在德格竹庆寺。据传此人精通密法,通达五明,成为清朝初期德格最有声望之大德。他兴建了不少寺院,以至于甘孜藏区东面的霸主明正土司也非常尊崇这位高僧。这个后来成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之一的竹庆寺就是阿旺扎西请来的高僧白玛仁增于年创建。后来成为西康最著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

竹庆寺现有僧人五百多名,是藏传密宗大圆满法的教授传承发源地。现在其声望远远超过前藏的多吉扎寺和敏竹林寺。各地红教僧人常到这个寺院求学,甚至不丹,尼泊尔的红教僧人也往往有来这里求学的。在去甘孜前,我特地研究了解了一下这个寺庙,得知正好位于去阿须草原的路上,因此决定特地去拜会一下。

从马尼干戈向石渠方向前行四十公里左右,可以看到公路左边满山遍野的经幡随着高原的疾风高高飘荡,间或掩映着一座座红顶黄墙的藏房,沿着山坡渐次铺满,这就是竹庆寺所在的竹庆乡政府所在地。穿过乡政府再往前开个几公里,就可以看到雀儿山北坡下的竹庆寺了。竹庆寺的地理位置非常棒,三面被高山环抱,背面都是终年积雪的雀儿山冰川,夏季冰川融化,山坡上面林木葱翠,百花盛开,流泉飞瀑,绿草茵茵,雪水顺着山谷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寺前蜿蜒流过。经常会有野生的白唇鹿散步到寺庙前面的广场上面吃青草,晒太阳,悠闲自得。这种人兽和谐共居的场面在藏区随处可见。寺院大殿前面的墙面上刻上了很多捐资的人名,这些人很多都来自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建那边的农村人非常迷信,男人在外面做生意赚钱,女人呢一面负责操持家务,另一方面就是到处寻找有名的寺庙去施舍,希望各类神佛保佑自己的男人平安,保佑财富源源流入。为此,寺庙特意修了一所装修豪华的招待所,专门用于接待这些来自远方的富有的香客。像我等穷人只好在外面转转就算了。反正对深奥的红教经典一无所知,来这里就是为了看看风景而已。

到了第四十二世土司丹巴泽仁时期,不但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德格印经院,还主持修建了好几座寺院,最有名的是之前提到过的噶举派在康区最重要的寺庙八邦寺,此寺建于年,八邦寺的第一代司徒(八邦寺的活佛称谓).却吉穷勒原住卫藏地区的噶玛丹萨寺,丹巴泽仁将他尊为上师,请他到德格修建八邦寺。此后遂以此寺为其主寺,形成了喇嘛教噶举派中与黑帽系和红帽系不同的另一个系统---司徒转世系统。

被十六世大宝法王手下的司徒活佛认定的十七世大宝法王

两人太像了!

年噶玛派的十六世大宝法王带着手下四大弟子到达锡金,开始建立隆德寺,弘法传教,在此期间,他将这四大弟子送往欧美留学,同时他说服达赖喇嘛恢复红帽系活佛转世,而他的大弟子夏玛巴活佛正属于红帽系转世活佛,二弟子即是出身于八邦寺的司徒活佛。十六世大宝法王在国外广收弟子,门徒遍布欧美,影响力远远超过今天的黄教系统,因此,成为达赖极力争取的对象。但十六世大宝法王对政治敬而远之,后移居美国,年圆寂于美国伊利诺州,法体随后运回隆德寺,举行了隆重的涂妣仪式。十六世大宝法王留下了十几亿美圆的资产,这些都为噶举派内部日后的纷争留下了引子。

十六世大宝法王临终前曾让四大弟子轮流执政,可是他的大弟子也就是他的侄子夏玛巴活佛执政三年期满后不肯放权引起其他三位弟子不满。二弟子司徒活佛和最小的四弟子蒋贡活佛声称得到了十六世大宝法王的遗嘱,于年在西藏昌都认定了十七世大宝法王乌金赤列多吉。但蒋贡活佛在去昌都途中不幸车祸遇难,据称遗书丢失。随后司徒活佛将十七世大宝法王带往八邦寺进行学习深造。接着他又说服了达赖喇嘛承认了十七世大宝法王的合法地位。年被达赖和中央政府同时认定的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西藏楚布寺举行坐床典礼,正式成为噶举派最高领袖。然而,远在锡金的夏玛巴活佛拒不承认这位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在锡金政府的支持下,重新认定了一个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泰耶多杰。此后双方的信徒在多个场合发生严重的冲突,年12月底国内的十七世大宝法王悄然躲开保护他的侍卫的视线,跳窗而出,走上了黑漆漆的公路,远处一辆越野车正在等待他,车子上坐着他的姐姐和其他两个司机和保镖。就这样,他悄然离开祖国到达了印度,但至今受阻于印度大吉岭,无法到达锡金隆德寺。

实际上,就藏传佛教的传播力度来说,噶玛噶举派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超其他各个教派,主要原因是噶举派注重口耳相传,因此师徒之间要经常接触,讲法授业。这跟格鲁派注重教法典章的学习大有不同。因此,世界上很多名人都是十七世大宝法王的弟子,据后来有记者采访法王问他为何要出走,法王一再强调他出走的直接原因在于他曾多次请求北京政府批准他的老师司徒活佛等噶举派的高僧从境外到西藏楚布寺给他灌顶和传法,每次都被政府拒绝,为了宗教的传承,他不得不选择离家出走。但他出走时留下了一封信表示此去国外只是为了拿回象征法王权威的黑丝金边帽,绝不会反对国家,反对政府。

法王出走的原因当然不会像他信里写的这么简单,个中缘由大家自己去猜,估计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光辉的德格,大度的德格,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终将洗净尘世的铅华。随着德格土司的最后一个头人夏克刀登诚服于新中国,德格的历史终于掀开了新的一页!

德次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xxw/22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