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不须归(之三)初入教坛此后,我的生活开始安定下来,教学热情也有所看涨,我的教学完全是另类,常常好剑走偏锋,然而,教学效果却不错。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首先,打倒师道尊严。我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正式宣布师道尊严的消亡,我和学生没有距离,我的开心、愤怒、悲伤,我都拿来和学生分享,而学生也乐意和我交心,我也因此走入学生的心灵,懂得了很多教育之道。对那些脸若冰霜、高高在上的老师,我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可怜,他们很劳累,但却失去了最宝贵的教育快乐。其次,是鼓励错误。因为错误,能给我们教训;因为错误,能让我们进步;因为错误,还能让同学警醒。而在某个层面上,所谓的正确却让我们一无所获。我把“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贴在教室的最前方。我鼓励学生错误,最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推脱怕错心理,主动参与教学。鉴于此,每次回答问题前,我都让学生小声的交流一下,提高他们的信心,终于很多学生都能主动起来了,而每当学生第一次站起来,我都要及时提醒同学给以鼓励。那些没有主动起来的学生,我每天都用眼睛鼓励,还有就是课下策动……终于,我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人人争着说、个个抢着说的活跃课堂,让所有的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是奇迹。最后,我还创造了认识、怀疑、批判、吸收的文本认识观。课堂上,我们共同认识,每个人都来谈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阅读困惑,然后怀疑、批判,争论吸收。我们没有大小,没有尊卑,只有自由自在,我没有想到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我的课堂里变成了现实。98年,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如果没有这一年,我会依然满足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个乡里人认同的好老师,与黄土为伴,与孤灯为伴,与书本绝缘,聊天、打牌、打球,整天的无所事事。就是在这一年,我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有幸是孙文广教授,孙先生当年是北大研究生学生会的主席,二十八岁就随同导师萧涤非先生编撰《中国文学史》,其中的明清两个章节就出自孙先生笔下。可能是天妒英才,先生因才华而卓著,也因才华受到伤害。三十多岁,孙先生发表《用阶级的观点看〈红楼梦〉》,此文因被毛泽东看中,因而登上了《红旗》杂志的头条,孙先生因此被苏联报刊称为毛派理论家。可是,先生是一介书生,哪里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文化大革命之后,先生因此文获罪,从此一生潦倒。后来,先生专注于奖掖后进,真正的文章是很少落笔了,现在中国微型小说的主编杨晓敏,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等人都是先生的高足。但先生是大儒,尤其是国内龚自珍研究第一人,这一点我很快就体会到了。第一天和先生见面,谈得很愉快,先生很关心中学语文教学,我也得以请教了许多困惑很久的问题。因为未能赶回去,先生就留我住宿,那个晚上,我睡在先生的书房里,心里感慨万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房里有很多无价之宝。比如范增的工笔画《史湘云卧芍药图》、曹禺先生的字“清泉石上流”等等。从此,我与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朝夕相处之中,我悟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做学问的方法。在先生的辅导下,我的《从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看中国女性的爱情历程》获得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双优秀。年,我出走江苏,先生在美食街设宴为我送行,此情此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孙先生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记得先生第一天留我吃午饭,鬼鬼祟祟的把我拉到一边,让我猜猜师母给我弄了一个什么特别的菜。我哪里猜得着,先生只不告诉我。到了中午,我才知道,竟然是一盆臭豆腐!先生哪里知道,臭豆腐在我们农村可是家常菜啊!后来,我每次拜访先生,都要送一束花,感觉总不大般配;有一天,我灵机一动,就送了一壶臭小菜水,先生大乐!妻子后来常常笑话我,给国家一流研究员送臭小菜水,吉里斯记录也要被我糟蹋得一塌糊涂!师母名叫王世芸,特别和蔼宽厚,温柔可亲,而且气度非凡,颇有吴仪的神采。有趣的是,我和妻子第一次见到师母,两个人都脱口而出叫了王妈妈,也许只有妈妈这个称谓,才能表达我们对师母的敬意。师母是形式逻辑方面的专家,但却常常和先生争论文学问题,每每不依不饶,天真得就像一个孩子。后来先生送了我一本香港出版的诗集《天光云影楼诗稿》,正好把孙文光和王世芸的名字镶嵌在里面。我当时脱口而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真是好名字啊!先生忙说:“还有一层——还有一层意思。”我们都笑而不言,但却深深感受到先生的伉俪情深。就在认识先生的一个星期后,我妻子临产,选择了芜湖妇幼保健院。到了时间还没有生产,我非常着急,就打了师母的电话,问了她一些情况。没想到一会儿先生就携夫人来了,并且主动拿出两千元给我应急,防止剖腹产。在“说到钱,就无缘”的当今社会中,先生的举动,灼得我眼热!更何况先生当时和我们还不是很熟啊!后来,孩子出生了,我们执意要先生给他取名字,结果把两个老人害苦了,白天争论不休,晚上商量到点灯。终于,名字取出来了,叫王启元。先生解释说:“元是元旦出生,而且‘元’这个字最大,元气充沛,万物为‘元’;‘起’则大开大合,有男子汉的气度。另外,从音韵上来看,正好是平仄平。”我们于是很欢喜,哪个父母不想给自己孩子取名字呢?但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将来接触到文学史时感到骄傲——他的名字是孙先生取的,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正是有这一段复杂的思想基础,我后来开展了一项“感恩父母、亲近父母”的活动,我让所有的孩子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寻找自己名字的来历,然后完成一篇心情文章——《名字里有故事》。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父母对他们的钟爱和期待,结果此项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敬重。先生大女儿王焰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任;小儿子孙川十七岁,就考入北大。我不知道少年得志的孙川,走在父亲走过的未明湖畔,内心中会有什么样的畅想?不过,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孙川,并没有选择父亲的路,如今三十刚出头的孙川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传媒学和经济学双料博士学位,并且娶了一个美丽的苏州女孩为妻。前段时间,我在张家港买了房子,因为没有钱装修,就直接搬了进去,可是房子是框架结构,又没有门,所以显得不尴不尬。先生问起来,我就玩笑说,“老师,人家是家徒四壁,可我连壁也没有。”先生大笑,说:“无妨,无妨。让师母给你画幅画,我给你写几幅字。”我在电话的这头就哽住了……过了几天,画和字都过来了。画是写意画,画的是江南栩栩如生的垂柳,“柳”既是江南的寻常意象,又有怀乡思人之义;先生写的是“心远地自偏”,非常朴拙,与陶公的山水田园诗一样的清新如洗。先生,你们爱护我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我该怎样报答你们对我至高的厚望!教坛新星九八年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评选教坛新星,可以说这次评选,给我的影响是终生的。评选分为演讲,教育话题写作,抽课、上课、说课、答辩等四部分组成,先在组里评,然后学校评,每个学校出线一名;再划片多所学校联合评选,推出的人选代表自己的片,参加全县评选。最后在全县一万多名教师中,取前十名命名为“无为首届教坛新星”。起初我已声明放弃参加,因为我对自己的普通话,十分不满意,还因为我刚刚定级,三级教师的证书还没有下来呢!可是后来一个老教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说:“陈老师的声带有问题,我们排除他了;王老师的课上得好,可是没有人能听懂……”说完大笑,当时,我正好来到办公室的门前,我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为了不让他难堪,我蹑手蹑脚地回去了。第二天,我改变主意决定参加比赛。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在学校出线,争一口气,然后弃权,不要出去丢人现眼。颇有晋人的“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想法。很快我从语文组出线,在全校评比中,我上的是《人类的语言》,我的构思是“走进去”——“跳出来”。先从单元知识中总结出事理说明文的几大特点,给学生方法,以便学生从容地“走进去”,然后,把课文仅仅作为一个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读懂一篇真正的事理说明文。最后,我要求每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事理说明文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从事例中“跳出来”,抽象出自己的阅读收获。今天看来这个很简单的想法,当时竟然让我获得了一等奖,我终于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了。我这时才知道我当时想法的幼稚,学校的重任挎察一下子落在我的身上,我能弃权吗?我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过了大概三个星期,评委们终于来了,一共有八个评委,来自东乡的八所学校,而且清一色都是教导主任。下午第二节课,上午我抽签抽到一个班级,那是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班级。中午教导主任偷偷来通知我,为了确保学校荣誉,想来个掉包计,请我把自己班学生和抽到班的学生对换。我至死不从,在我看来不能获奖只是能力问题,如果那样做则是品格问题了。但是,教导主任依旧不依不饶,我不得已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拿下这场比赛。可是谈何容易啊!因为每个学校的领导心里都有小九九,而且,这些教导主任绝大多数不是语文老师,怎么样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同呢?还有那个捣蛋班的学生会不会积极参与课堂?这些都是问题。中午,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原先准备好的课抛开,我打算给学生上《歧义句》,在我看来,只有“歧义句”才能够让非语文学科的人能听懂,感兴趣,而且那些捣蛋的学生说不定也喜欢参与。当时我校附近出了一件很大的事,一个人家办丧事,媳妇买了不少牛肉,怕烧不烂,就买了一些硝加入。然后,把硝随手放在灶台上。第二天早上媳妇上街去了,来抬重的人,先打尖每个人泡一碗锅巴,放一点猪油,就把硝当作盐用了,结果造成五死三伤的特大事故。新闻都播出了,学生也有所了解。下午上课,我就此特大事故导入,先声夺人,我说这起事故的起因是烧牛肉的人,看到了硝的说明书上写“硝不可轻用”而造成的,同学们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很多学生抢着回答,不可“轻用”是不能“轻易使用”,而不是“轻量使用”的意思,我说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齐声回答——歧义句。然后,我循循善诱的说,歧义句不仅影响我们表情达意,甚至还能害死人命,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道把可恶的歧义句解决掉,学生们扯着嗓子喊——愿意!我知道这节课我成功了,然后,我又激将说:“我把歧义句列出来,你们能否找出歧义原因,我将以你的名字给这种歧义类型命名,你们有没有信心?”学生更加亢奋,我于是出示九个例句,学生争先恐后,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兴味盎然,不多久,多音字、多义词、重音、层次切分等等歧义原因,学生都一一总结出来了。然后,我在把握歧义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消除歧义。最后,我精心选择十八道题,让四个组抢答,气氛极其火爆,让原来的授课老师瞠目结舌!整个一节课,我按照“提出问题(歧义句)——分析问题(歧义句的原因和类型)——解决问题(消除歧义)”来策划,结果获得巨大的成功,八个评委都给我打了最高分!决赛的时刻到了,我抽到的课文是《友邦惊诧论》,抽到的班级是个中等班,可是,那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我以“一个成语——有的放矢,一个俗语——打蛇打七寸”为引子,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这篇精彩的驳论文,“树立什么样的‘靶子’?击中什么样的要害?”整个一节课如风行水上。随后,我在规定的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观》,有三千多字,基本上代表了我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认识。晚上就是演讲,我的普通话很差,但我没得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以朱永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狗要叫,小狗也得叫。记得我的演讲题目是《班主任工作要“唯新”》,大致意思是说,只有创新的班主任,才会有创新的集体,才会有更多创新的学生。我从两个方面来谈我的创新体会:第一,正确对待优差生。我说我准备了三个“镜”,用望远镜观察学生的未来,鼓励他们走自己的路。我用显微镜寻找优生的缺点,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并且当众批评。但私下里我跟优生交心,我说,老师之所以严格要求你们,是因为你是卓越的学生,大有潜力可以挖掘;而且我还有一个担心,如果老师过多表扬你,其他的学生就会妒忌你,不利于你处理同学关系。这样一来,优生自然心悦诚服。而对所谓的“差生”,我却满腔热情,努力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当众表扬,隔人表扬(在别的学生面前表扬,让学生传言),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有时候,我还很动情的和他们说,误谷误一季,误人误一生,我看到的不仅是你们,还有你们的家庭,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啊!我怎么会、怎么能、怎么敢放弃你们呢?你们也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啊……终于,我们班没有一个差生,他们都找回了自我,站稳了人生,个个脸上都是阳光灿烂。第二,正确处理男女生的关系。为了杜绝男女生“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不少老师费尽心思,割断男女生的联系。我却鼓励男女生大胆交往,在学习、工作、文娱、体育各方面表现自己。每个月,我都要让女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选出最佳男生三名,最佳进步男生三名,然后让女生代表为男生颁奖;同样,男生也选出最佳女生三名,最佳进步女生三名,并为女生颁奖。这样一来,就把男女生的表现力引上了正确的轨道……演讲到最后,所有学生的身影浮现在我面前,我情不自禁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九七年,我眼睛受了伤,请假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学生全部站起来流着眼泪为我鼓掌。并且送了我一张大大的卡片,上面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您不会有事的,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眼泪是小溪的流水,幽幽的、平和的、无力的,然而却能折射出孩子纯净的心灵,牵动起老师的情感之潮!那一刻,我闭上眼睛,任我的眼泪肆意的奔流——选择了教育,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感觉无怨无悔,因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演讲完了,所有的评委呆呆地坐在那里,我的教育故事打动了他们。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演讲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年底,我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得“无为首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大市的报纸对我进行了图片报道,标题是《无为升起一颗教坛新星》,当时我从教还不到三年!后来,我才知道关于我的入选,曾经引发过一些争议。一些评委认为我太年轻,普通话又不标准,弄个教坛新秀当当还可以,教坛新星就打马虎眼了。其实是早有头头脑脑打了招呼,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人选,教育评选有时候也不见得公平啊!但教研室的盛书山老师却坚持己见,严格按照程序来评选,我这才顺利摘下了人生中的首颗“星星”。正是因为这次评选,我认识了盛书山老师,并且在他的引导下,开始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后来《语通》重点推出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就是盛老师和我们研究的成果。盛老师是一大怪人,只要他专心去弄的事情,没有弄不好的。所有朋友对他的评价就是没有老盛做不好的事,为了帮助儿子高考,年近五十的盛老师,除外语外把高中所有学科都踩在脚下,包括高中物理、化学,全部手到擒来。一个人担负起儿子的家教,终于把儿子送上了重点大学。后来,盛老师发现网络是一个好东东,又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络高手,我最初在网络上遇见的所有问题,他都可以一锤敲定!我从盛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做人须刚直,做事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年我面对全县语文老师作《构建语文的良性循环》的报告,而我高中最敬重的老师就坐在下面,那一刻我心情复杂,我先向我的老师表示感激,然后作我的报告……很长时间过去了,我都忘不了这一幕,我想将来我的学生上了舞台,我坐在下面,也会一样的感慨啊!记得小仲马曾问大仲马:“爸爸,你一生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大仲马回答说:“孩子,我一生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你啊!”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而我现在,能够和老师互相欣赏,互相倾慕,这是多么大的一种幸福啊!胆大包天九八年,我所带的班级参加中考大获全胜。也就在这个暑假,学校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让我接手高二语文兼班主任。我知道,我所接手的班级一盘散沙,就差没有闹到天上去了。所以,学校孤注一掷,把该班的所有老师连根拔掉,让我中途上马。我感到了压力,但军令如山。我只提出一项条件,就是学校容许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那时,我还有一个愿望,我要让学生的思想有自己的跑马场。接手班级以后,我有一周没有上课,而是和学生重点讨论四个话题: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你懂得父母的艰辛吗?你知道农村的贫困吗?你有信心吗?我自己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我现身说法,我说,母亲曾经和我说过:“我自己把一块钱当成十快钱用,而我拿钱给你是十快钱当成一块钱。”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很多学生大受感动。他们也纷纷发言,有学生说:“我母亲总要买一些小苹果,让我晚上自习时提神。她总要把它削好,而她自己总是说怕酸,不肯吃,有一次我到厨房里倒水,竟然发现她——她在吃苹果皮……”学生说不下去,热泪爬满了他的脸颊。我们一起哭,为农村的贫困,也为伟大的母爱。类似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诉说,我们倾听,我们感动。我们共同在父母的艰辛中穿行,我要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爱。后来,我和学生共同探讨农村的贫困,我们分析了很多情况,还利用假期和学生采访一些家长,贫困深深地刺激着我们每个人。比如,我们当地是棉产区,但国家规定棉花不容许异地销售,所以,农民只能卖给当地的轧花厂。所以,轧花厂可以随便压低价格,而农民只有深着脖子挨宰。农民成了《多收了三五斗》中的旧毡帽朋友。最后,我问学生你相信自己吗?学生都说——相信自己!我说,那好吧,我们就从今天,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把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命运!对课堂教学我也进行了改革。最大胆的改革是提出——高中语文自读课文小组授课式。很多有识之士都强调,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学生也应该研究教法。鼓励学生研究学法自是必然,但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不了解教法的规律,学法研究必然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换位,利用自读课文让学生实践教师的教学过程,再在实践之后的评价中,加深对教与学的认识,对教法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势必有助于学法的更新和改进,更何况学生在小组授课中,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加强了合作意识,还体验到老师的艰辛,而这些特别有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以为道德教育不仅是终身教育,而且是其他所有教育的助推器。我始终认为,一旦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学习和发展自然就成为他们的第一需要。我的做法是,由学生自荐或民主推选班级的“道德模范”。然后,由班主任聘请这些“道德模范”担任班级的“道德观察员”。“道德观察员”负责监督班级的道德建设,并向班主任和同学们反映本班的道德建设情况。学生往往反感老师的道德说教,却愿意接受“道德观察员”的监督,不少学生甚至采用签名的方式,支持“道德观察员”的工作,并主动向他们学习。事实表明,道德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降低内耗,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他们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事实证明我的这些措施,取得了重大的收获。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我和学生做了一个刺激性的游戏,我用一个特大的信封,装好学生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梦想。然后,我们师生把它用封条封起来,等待高考尘埃落定,我们一道揭晓。那以后,我们常常提到我们的梦想,但谁也没有权利打开它,这是一个我们共同沉睡的梦!那一年,学校还大量植树,我把这项任务承担下来,我和我的学生一道植树,我说每一棵树都能够实现一个愿望!我还说:“我想让你们每个人都知道,谁都可以对未来许愿!我还想让你们知道——我在母校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它们在那里自在地成长,坦荡地茂盛,我想为你们感到骄傲!有一天你们高飞了,我会和后来的人说,这就是某某植的树,那些树高高站在那里,它们——就是路标,就是榜样!”我感觉我们学生所有的激情都被激活,青春也被点燃了。我们教室的最前方的标语是——热血注定要燃烧!学生学得很苦,但很快乐。班级中同学感情好得不能再好,连家长都对学生名字如数家珍,每个人都获得了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释放的安全感,那是怎样的一个班集体啊!其实到高三的时候,我已经很忙,甚至有些不堪重负,因为我还兼了一个复读班。我没有教过高一,半路杀出教高二,已经让我诚惶诚恐了。可是,现在又加了一个补习班。关于这个补习班,还有很重要的一段插曲。在一个农村中学,能够教补习班,不仅是重大的荣誉,而且还有不菲的经济报酬。原高三的语文老师,都争着要教这个班级。学校没有办法,最后,让补习的学生投票选老师,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三十七个学生,有一个学生选某老师,有七个学生选另一老师,竟然有二十九个学生选我,学校很尴尬,又不能食言,最后,只得让我接替了这个班。我原本也是不同意,但当我听到一些人的风言风语,特别是一些老师不断的诋毁,我的牛脾气又上来了,我决定接下来,不管生存还是毁灭!那以后,柏杨先生说的“酱缸理论”,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应验!幸亏我还有课堂,还有学生,还有妻子对我的爱,我才得以扛下来。三个班语文,一个补习班,两个毕业班,一个班主任,我真感到累了,但我每天都提醒自己不能倒下!每当晚自习结束之后,我劝说不了我的学生早早回去,只有陪伴,看着一支支蜡烛次第亮起,我的眼睛潮湿了,我躲出去,在五楼上看万家灯火,“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那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郭沫若的诗。我想,这么好学生,他们还有理由没有明天吗?年高考揭晓,一个接一个学生打电话向我报喜,那一刻,我满眼都是泪水,那一刻我只会说两句话,一个是——好!一个是——谢谢你!结果,我们班级高考指标%完成,而最让我狂喜的是季云峰和周洋,这两个中考均没有达到分的学生,一个考入华东冶金学院,一个考入抚顺石油化工学院,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诠释了一句名言——除了自己,没有谁能够把你打倒!犹记得周洋,这个典型的好害羞的男孩,一说话就脸红,他是我们班级最后一个主动起来回答问题的人,但也是最执著的一个学生。后来,远在东北的周洋给我写信,他说:“老师,还记得我第一次回答问题吗?那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你用的‘开天辟地’这个词,从此,每天我都要和我的惰性作战,但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每一节课我都要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要有我自己的声音!老师,像你说的一样,我要做周洋,大写的周洋……”在信的末尾,周洋这样写道:“老师,在认识你以前,我是一棵枯黄的小草,孤寂的生长,不想人知道;在认识你之后,我是一棵挺拔的树,时刻渴望暴风雨的来临!”窗外风景转眼又是一个新高一了,我想整理自己零碎的思想,我必须在新的起点上,寻找新的突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可以说,新教育是一扇窗,它让我过去所有的不自觉,一下子自觉起来;所有的混沌,一下子豁然开朗;所有的梦想的迷离,一下子彻底洞明。说起我和新教育的渊源,不能不说到袁卫星。记得第一次读卫星的,是他的一堂关于父母的感恩课,这节课深深打动了我。也正是因为国内著名白癜风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