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一个大问题——对于长期茹素的佛子或素食主义者而言,到拉萨朝圣,曾经有点尴尬:你可以带一口小电锅,煮鸡蛋或面条对付,或者只吃糌粑、喝酸奶,如果你的味觉和肠胃堪称“忍者”的话。 5月的拉萨,阳光纯净而柔和,蓝天不紧不慢地放牧着白云——它们的悠然,跟我们的悠然是相同的:现在的拉萨,吃素的确不难,你不用再仰酸了脖子,在林立的藏餐馆中寻觅那点奢侈的绿色,或是啃着面包在路边草草了事。 由于西藏“菜篮子”建设、大棚种植卓有成效,以及青藏铁路源源不断地将内地新鲜蔬果运往拉萨,素食餐厅在西藏已经小有规模——大昭寺西北侧开有一家面积近平米的宗莲藏素餐厅,菜品走中高档路线。林廓西路的善缘素食馆,则有非常便宜的藏式素餐,10~20元就可以饱餐而归。拉萨目前已有大大小小8、9家素食餐厅了——而我们“青鸟归”此行味觉体验的重点,则是走出成都的清水荷花拉萨素食分店。 清水荷花素食,已是成都人耳熟能详的一块牌子,香辣正宗的川派口味,让清水荷花像川菜一样富有生命力,如今,她在雪域高原上也开出了一朵“雪莲花”。 虽然有成都的熟友推荐,早早告知了清水荷花“雪域商场3楼”的地址,但我们在大昭寺附近“众里寻他千百度”,居然还是硬生生地从大门前错过,直到清水荷花的厨师小吴在门口用家乡话大声招呼,我们才回过神来。 原来,大昭寺附近近来整顿,商铺招牌受到严格限制,清水荷花也只能委委屈屈地在门口立一张易拉宝提醒客人,不过,这家只有平米,还在试营业期间的素食店,每天的营业额已经有2、3千元,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拉萨人需要素食,本月26藏传佛教将迎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的萨嘎达瓦节,这一天也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不少信奉佛教的藏族同胞会从这天起连续茹素一月。清水荷花也将选在这一天正式开业。 出于信仰的力量,茹素的西藏佛教徒越来越多,而拉萨的旅游朝圣者一直络绎不绝,这为拉萨素食拓展出得天独厚的空间。我们在清水荷花逗留享用午餐的一个小时里,年轻的藏民、穿红色法衣的喇嘛们、旅游背包客,都在我们身旁谈笑用餐,来来往往。 拉萨日落较晚,故每日用餐高峰时间是中午1点半以后和傍晚8点。熟悉的清水荷花,走的仍是中档菜品路线,所有入口的菜品,都带着川菜一菜一格、各菜各味的特色。当天的玉米山药虫草花例汤,酽而不腻,入口有独特的奶香,一打听才知道,并没有加酥油,而是把豆皮熬化来增添汤色与醇和的口感。 “香菇扳指”则显出了川菜麻辣油重的本色——青红二椒、香菇干煸面筋圈,大串大串的青花椒带着熟悉的乡风,提神提味又提劲。主厨的关师傅已经有6年烹素的经验,是清水荷花元首级的厨师,他送上的赠菜“迷你香菇”又令“青鸟归”的吃货们跳脚惊呼——高原特产的小香菇,奇香无比,搭配红豆、核桃,回味无穷。可见素食食材的丰富瑰丽,的确无需荤食再来附丽着色了。 一个只做素食的大厨——大快朵颐的吃货们纷纷惊喜地添加关师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