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来自藏区的表彰决定 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荣誉奖项 年-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下、国家卫健委的号召与指导下,积极开展包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全国各对口援助省市和单位真情助力,无私援助,经过两年的努力,西藏自治区全面控制包虫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凝聚起健康西藏建设的强大合力,健康西藏建设领导小组决医院李亮等全国17个省市名同志“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先进个人。荣誉时刻 一次援藏、一生无悔!这是李亮同志两次援藏后内心的真实感受!两次主动请缨加入国家肝包虫病流调援藏医疗队,为西藏自治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两次援藏医疗队的其中一员,李亮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两批援藏的天津医疗队58名同志中的一员,她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医院送技术、送作风,送真诚,为藏族同胞送健康,送温暖。给藏族同胞查体,更把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传授给藏族同仁,让他们能够诊断以前不能诊断的疾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能把健康送给值守在祖国边疆的广大干部群众和藏族同胞,是我执业生涯中最光辉、最纯粹的岁月,是对医学精髓最好的诠释!”这是李亮同志援藏归来后常常对我们说的。西藏有着最纯净的蓝天白云和最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高寒、低压、高海拔、缺氧的恶劣环境,给援藏医疗队员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头疼、喘憋、恶心、呕吐、失眠一系列高原反应在最初的几天一直困扰着李亮。她来不及慢慢适应,进藏后即刻奔赴牧区开展肝包虫病的超声筛查工作!李亮告诉我们“藏语里对医生的称呼是‘安吉啦’,与英语‘angel谐音。虽然远离家乡,可是每当看到藏族同胞脸上带着崇敬、满怀希望的神情,听到他们叫我‘安吉啦’这个称呼时,我深受鼓舞,倍感亲切,深深的感受到了藏族同胞质朴的深怀。”雪域情深,无私奉献!在任务调整期间,她同时肩医院疑难疾病的会诊任务。年9月3医院的紧急电话,有一位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需要术前确诊,医院。患者当时腹痛、发热1天,WBC12×,急诊医生高度怀疑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她到达急诊后,第一时间给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扫查到了正常粗细的阑尾,又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有腰痛及血尿的症状,再仔细扫查泌尿系统,发现患者其实是输尿管结石合并泌尿系感染才会导致腹痛和发热的症状,为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两次援藏李亮和战友们累计行程一万余公里,遍布卡若区和江达县12个乡镇,包括个自然村,29座寺庙,10所学校,共计筛查人,其中肝包虫病阳性例。习近平总书记说:“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这正是援藏干部们一贯的信念。“进藏,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奉献但更是一种收获。”李亮如是说。他们为了把健康带给每一位藏族同胞,每天深入牧区和山区,伴随他们的是令人胆战心惊的山路,一侧悬崖,一侧峭壁,还有随处可见的洪水泥石流冲毁的路段和坑洼!“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他们时刻在草原上体会着这句话的深意,在藏族司机的带领下他们跋山涉水,不畏艰险,身赴偏远的山村,把健康带给每一位藏族同胞。最艰苦的地方才能绽放最美丽的雪莲,回顾这两次的援藏工作,不仅让李亮的身体和生活环境经受了人生道路上最艰苦的考验,更让她学到了“挑战极限,尽善尽美”的敬业精神。不寻常的援藏工作经历,是她的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李亮说:“为自己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了藏汉一家亲,为了祖国大地更美丽,选择援藏奉献青春,今生无悔!”编辑 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tq/85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