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29.html 每年都会有朋友问我:老唐,能不能像带你家可可一样,带我的孩子一起去西藏啊? 我问为什么?他们都会一脸愁容地表示:现在孩子们除了日复一日的上学,课余就是刷手机、上补习班;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非常片面,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也非常自我,不懂得分享…… 暑假参加旅行社吧,上车玩手机、下车逛景点,也没什么意思。 关在家里吧,自己要上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根本管不了“飞天神兽”…… (以下省略1万字) 我表示十分认同,然后拒绝了他们 其实,我也明白,像跟我去西藏做慈善这样的旅程,不仅可以看到壮丽的景色、绝美的风光,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体验生活,还可以一起做慈善,一对一认捐藏区小朋友…… 想想都是激动人心的旅程,一定会是孩子一生都无可替代、不可重复的经历,甚至会成为孩子们幸福人生的“锚点”。 可可在藏区参加当地活动 我为什么拒绝呢? 一是考虑行程安全性 我去藏区捐赠的学校,一般都在相对偏远的地方,远离国道与城市,交通条件很差,除了大部分的国道省道,还少部分要走一些路况不佳的县道、乡道;甚至极少数地方还不通公路,还得骑马、徒步;地质状态复杂,在雨季,有些地方会有泥石流、塌方、落石……更难受的,大部分人还有难熬的高原反应。 哪个孩子不是个宝呀,万一出个啥事,我有一万个胆子,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塌方滚石路段(年7月在西藏江达县波罗乡家访) 有人跟我说,老唐,您十年来跑了十几趟西藏,在藏区的行程20多万公里,经验极其丰富,我相信您;我自己买足够的保险来覆盖可能的风险……硬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找您麻烦…… 嗯,咱们签个《免责协议》,然后这事情才可以考虑。 二是考虑必要生活保障 绝大部分的学校以及所在的乡镇,不具备接待能力,基本上没有宾馆、客栈、饭店;吃的、住的条件都比较差。 以前,我去这些学校,一般会跟老师们借宿,现在我自备了车顶帐篷;吃的话,在学校就跟老师们一起吃食堂,路途当中就靠方便面、自热米饭、干粮解决……农牧区藏族家庭的日常饮食大多是糌粑、风干肉(生的哦)、酥油茶,和我们汉族的饮食习惯完全不一样。 我面前摆放的就是日常藏式饮食(年7月在西藏八宿县郭庆乡学校家访) 这样的生活条件和方式,大部分内地城市生活的成年人一下子就很难适应和习惯,就不用说养尊处优的“小宝贝”们了,可能当天去了就得闹着要回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开一台房车(或者拖挂),解决吃、住的生活问题。 三是需要强大的外部支持力量 孩子们跟我走一趟,要照顾生活起居,需要有人协助;要给孩子们拍片子、记录整个行程,要专业技术团队提供支持和指导;要带领孩子们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也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各方面的安排……光靠我一个人,绝对完成不了这些任务。 有没有解决方案?当然也有,就是组建一个小型团队,提供各种外部力量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照顾生活起居,全程摄影摄像,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 年黄瑛与妞妞登雅砻冰川,我和次多、顿珠三个人提供支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抵达冰川边缘 设想一下,如果可以成行,这样的夏令营会些什么内容? 我想,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大概有以下选项,1至5项中的很多地方,不选也会经过;6-10项任意选择。 1.走一趟世界上最美的公路“川藏”。 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后进入西藏,经芒康、左贡、八宿、波密、鲁朗、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至拉萨,全程公里。 这条路,有以桥闻名的泸定,以情歌著称的康定,有摄影天堂新都桥,有世界高城理塘的草原,有藏王故里的波密,有东方的瑞士鲁朗,还的西藏的江南林芝,以及日光圣城拉萨。 G川藏线然乌风光 2.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山: 藏区第一神山梅里雪山(滇藏),极难看到的南迦巴瓦,还有苯教的苯日神山、贡嘎神山,也要翻越海拔米的东达山,以及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等等十余座海拔米以上的高山。 星空下的梅里雪山 南迦巴瓦 3.世间的湖,仅此一览,再无留恋: 卡萨湖、海子山姊妹湖、的然乌湖、巴松措、圣湖羊卓雍措、圣湖那木措 羊卓雍措 G川藏线上的卡萨湖 4.跨过这些高原的飘带: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帕隆藏布、雅鲁藏布、尼羊河、玉曲河、拉萨河、雅砻河。 澜沧江风光 5.走访偏远学校、认捐贫困学生(这里是重点,需要两三天)。 走访藏区两至三所偏远学校,了解当地社会生活、经济收入、资源地理、文化背景、教育状况、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每人走访和认捐一至两户贫困学生。 西藏江达县波罗乡家访途中 山南贡嘎县东拉乡家访途中 6.在老唐的带领下,领略千年藏传佛教的魅力,给你讲讲每个寺院的故事。 藏东第一寺强巴林寺、供奉释迦牟尼等身佛的大昭寺和小昭寺、有传世珍宝“珍珠唐卡”的昌珠寺、藏区第一座寺院的桑耶寺、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千年宫殿布达拉宫、藏地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藏区最大的寺院哲蚌寺…… 拉萨河对岸远眺布达拉宫 冬天的布达拉宫 夏天的布宫夜景 藏地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7.一次冰川攀登(这里是重点,又需要两三天)。 在来古冰川进行深度体验,当地藏民全程组队保护攀登,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高反,可以亲手触摸万年不化的寒冰,了解冰川知识,做一个地球保护“小专家”。 世界第三大海洋性冰川:来古冰川 来古冰川冰洞 8.一次深度体验传统藏族节日。 藏南旺果节、藏东过林卡节日中,选择一个节日,全程参与,穿藏装、跳锅庄、吃糌粑、打酥油,与当地藏族民众一起欢度节日。 藏族传统节日过林卡跳“锅庄”(藏东八宿) 老唐混迹其中,能找到吗? 藏南旺果节(山南桑日县) 可可和藏族小朋友一起过林卡 9.一次草原牧场生活体验。 在海拔米的高原牧场,深入牧区,与藏族朋友同吃同住,同起同落。白天,与藏民一起去放牦牛,一起去采金菇,一起吹草原的风,一起看高原的落日,一起策马在大草原驰骋……晚上,在牦牛毛编织大帐篷里看璀璨星空。 清晨的牧场,天高地远,心旷神怡 游牧民族独有的帐篷生活方式 年的我,蓄须明志 10.一次藏传佛教寺院生活体验。 在一所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里,住上一两天,与僧侣们一起草课,欣赏辩经,听堪布讲藏传佛教的故事,体验古佛青灯的僧侣生活。 早课 打藏香 辩经 很多僧人都很年轻,有些是大学毕业,精通藏语、汉语、英语,佛学功底深厚 那么,参加这样的夏令营,每个孩子可以得到的什么样的成长? 我想,一起努力,应当有这样的结果呈现: 1.“一对一”捐赠藏区小朋友,结对帮扶,直至高中毕业。 2.一篇小论文:在老唐的亲自指导与协助下,撰写一篇有关慈善、西藏文化、藏传佛教、西藏地理、西藏旅游的小论文。 3.一组个人旅拍照片:随队摄影师拍摄一组N张(N应当大于等于50吧)个人照片,并制作成电子相册,包括但不限于雪山、冰川、草原、高原、森林、藏装、节日等主题。 4.一部个人记录片:随队摄像师全程拍摄夏令营全程,并在后期剪辑个人记录片。 5.一部全营全程记录短片。 可可藏装照 这样的夏令营要花多少时间? 按我的经验估测,要把上面这一趟走完(6-10项不能全选),从成都出发走川藏线(或从丽江出发走滇藏线再并川藏线)到拉萨,或者反方向在拉萨集结到成都或者丽江,大概需要15-20天。 这样的夏令营要花多少钱? 其实,我不也知道。 大概算一下,应当有这些开支:租一台4-5人生活的拖挂房车,大概在元至块一天;藏区交通成本大概在2元一公里(成都至拉萨约公里);餐饮成本大概需要元一天/人;冰川体验需要当地村民提供背包服务、马匹运输、安全保障;牧场体验需要租牧民的牦牛帐篷……还需要一堆的后勤设备,比如制氧机、柴油和太阳能发电机、全套摄影器材等。 以我在藏区的生活经验来估测,这一趟开销不便宜。 房车(还没租也没买,大概是这种) 这样的夏令营有没有人数、性别、年龄等限制? 人数:一趟最多4-5名孩子,因为一台房车只能提供4-5人生活空间; 性别:为了生活方便,必须都是男生或者都是女生; 年龄:在10-15岁之间。 为什么要限制年龄呢? 这里多说一句:一是因为这一趟旅程的主题是“慈善”,而慈善的核心“利他主义”主要是一种社会习得,是一种社会构建的价值体系之下的“自我构建”,太小的孩子,并不能理解慈善和“利他”的意义。二是因为要面临行程艰难和“高反”等诸多不利因素,太小的孩子,不能清晰而完整的表述自己身体可能遇到的不适,从而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须的医疗支持。 家长同行可以吗? 当然也可以。但家长得自己开车自驾随行,房车以及主要的生活资源,主要提供给孩子们。 租房车太贵,不租房车可以吗? 好像也可以。 解决方案是,国道沿线都住宾馆;每到一个地方(学校),跟当地村民、学校借宿,或者在可能的小客栈里住宿(每人自备睡袋)。 这样的安排,我也能做到,但是,这样就必须忍受和习惯偏远地区不好表述的住宿条件,并且失去野营的很多美好体验,比如草原上看西藏的璀璨星空、高原湖泊边上吃一顿开心晚餐…… 其实算下来,在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在藏区的食宿等生活成本比住房车更高。 藏区震撼的星空 本图片著作权人叶梓,摄影师,咔图摄影教育中心创始人,网易云课堂首席摄影讲师 我抛出这个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既是对之前向我咨询的朋友们的一个回复,也是表达一个意向,如果有人愿意这样做,我愿意把十年藏区获得的资源共享,也给一些有意向的孩子提供一个特别的成长机会。 剩下的问题,就是看有没有家长愿意冒险了……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大家可以参与讨论,提出最优解决方案。 或者朋友们有啥好点子,支个招。 凑够了钱,凑够了人,我们出发; 凑不够,我出发…… 这个短视频是公益课程《西藏文化与旅游》课程宣传片,剪辑于七年前(年)。当时准备在“步知学院”开设这门公益课程,后来因为自己不够帅,课程中止,现在看来,又可以启动了……(本视频部分素材来自于央视纪录片《第三极》,特此说明并致谢) 唐林老师支持老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