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有什么忌口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1/6159933.html

年疫情掠影滴记

孙子凤/文

刚过去的庚子鼠年,灾疫之年,惊骇,铭心,难忘。

明初奇人刘伯温曾说过:“十年难过猪鼠年,甲子丰收庚子乱”。信手盘点近代史,庚子年给国人留下的都是酸痛苦难的记忆,年的鸦片战争,年的八国联军,年的三年大饥荒,年的新冠疫情……

屋内灯火温柔,窗外寒风凛冽,伫立鼠牛交替的门槛前,仰望星光斑斓的苍穹夜空,揣摩时间溪流的泥丸碎浪,掬花月在手,水细指缝宽,哗啦啦,春夏秋冬就在庸懒中滑过去了。我几乎什么都没做,光见证了历史,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历史。

这一年,我们度过了人生最难忘却的春节。那一刻,我们目睹了武汉及全国各地的封城。那一刹,我们以为很难逃过这凶猛的劫难。

公元年冬春,我们遭遇了一场百年罕见疫情的侵袭,谓之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简称冠状肺炎。它起始于湖北的武汉市,病毒似瘟疫样人传人,毒性强大,传染快速,危重病人死亡率较高,无特效药,短时间便蔓延神州大地。

面对猝不及防的疫情,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高度重视,在医学专家“早发现、早隔离、早医治”的对策建议下,1月23日,千万人口的武汉市万般无奈地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封城之措施。此时身陷瘟疫漩涡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的荆天楚地,风萧云瑟,风声鹤唳,每日以上千人传染,上百人死亡的信息,恐怖的令人谈疫色变,视发热者如瘟神,鄂人也成为大众逃之、避之、躲之、驱之、禁之、甚至攻之的对象,惶惶然惟恐染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地旋即发出一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的警报,省、市、县、乡、村和村组社区都毫不犹豫地用上了封道封路封交通,封城封乡封村庄,“联防联控、源头预防“古老而原始的方法。喧嚣繁华与熟悉如常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瞬间变的万街空巷,千村闭门,百户疏隐,天上人间顿显萧索、空旷、寂静。

危急时刻,党和政府给了武汉及湖北省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聚全国人民之手全力化解危机,先后派遣支医疗队、多名医护人员和名公共卫生人员火线驰援助战,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和顽强的阻击战,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与感人事迹。这其中,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更是作出了巨大牺牲与奉献,践行医德,向死而生,充满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人文情怀。尤其是身在疫区的医护人员,在第一波冲击中,他们有三百余人被感染,三十多人不幸以身殉职。

“四门紧闭出入难,邻里相望止寒暄,十有九人谈防疫,百无一药治新冠。”这一封一闭的办法转眼两月有余,地域之广,时间之久,力度之大,措施之硬,手段之严,堪称史上少有。除特殊岗位、特殊行业的公职人员、军人、警察和医护人员外,男女老幼大多只能响应政府号召,隔于村落或社区,守困家中,蜗居宅室。此情此景此况,千年不遇,闻所未闻。以往纵使天大的战争或灾祸,封城,充其量是局部时空,个别地域或城池,决然没有这样涉及举国行为的规模。

记得年的非典“萨斯”,印象中范围比较小,只有广东、北京几个城市较为紧张,其他地方,特别是我们小县城几无影响,外出更是从没戴什么口罩。而这次一个小小的普通口罩,身价倍涨,一夜间竟珍贵无比,可谓“一罩难求”。封闭期间城乡民众的生活诸多不便,困境难以言状,出门备受严格审查管理与时间地点的控制,报批复杂,手续繁琐。若偶外出,不管有人无人,没戴口罩那是万万不能,否则定会被巡查者依法强行惩戒,轻者阻止训斥,重者拘押隔离。疫情的凶猛与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来看一下央视公布的有关疫情数据吧。至3月18日湖北省新增病例为零止,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人,其中湖北人(武汉人);死亡人,其中湖北人(武汉人)。

与鄂毗邻的江西也未能幸免,全省累计确诊病例人,死亡1人。其中上百人的设区市有南昌人,九江人,新余人,宜春人,上饶人。

我所在的丰城市疫情形势也不乐观,据通报,全市累计确诊病例64人。其中最多的有陶沙镇19人,张巷镇8人,杜市镇7人。丰城这次确诊患者人数在全省各县市中属较多的,位列前三。

人口达万的丰城市地处赣抚平原,自古素有走江达湖做生意跑商帮的传统习惯,被称为江西的“温州人”,有将近40万人在外经商务工创业,仅常年在武汉周边的就达万余人,他们春节前夕纷纷返乡,使丰城的防疫形势颇为严峻,陡然压力山大。

疫情来临,丰城市除极个别乡镇初始略有麻痹疏忽、管控乏力和被动应付的瑕疵外,总体来说,全市各级党政对疫情的认知还是比较敏感,反应也算快速,措施基本到位。市委、政府从1月24日起即闻风而动,适时启动预案,果断拉响警报,阻止人员流动,叫停聚众活动,关闭公共场所,组织干部下乡,劝阻走村串户,视情实行封城,严格封闭管控。同时迅速在洛市和丰矿设置医治点,在党校、丰城中专、君豪和花园大酒店设置医学观察点,在人武部的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设置隔离点,医院停车场和洛市镇卫生院附近,快速搭建起两座类似医院。

由于施策精准,人心稳定,确保了确诊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离,发热患者及密切接触患者集中观察,应收尽收,消除肓点,不留死角,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发展。2月17日始,丰城市未再发生新增病例。3月3日止,所有64例确诊患者通过医治,全部康复出院,顺利收官“清零”。也许如专家所言,外地感染者大多为冠状病毒的二、三代,相对易防控易医治,但其传染强度亦不敢小觑。

就在丰城市2月17日实现病例零增长的这天,全国仍然新增确诊病例人,其中湖北人(武汉人);全国新增死亡人,湖北人(武汉76人)。看着新闻播报的那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疫情的持久复杂严峻。尤其是身处疫情漩涡之中的武汉人,那一个个死亡者的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的破碎和悲哀。

草枯了,明年会继续发芽,花落了,来年还会再开,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会再来,也无法重生。正如有位作家说的那样,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岁月在灾害中没有什么静好,只有病人的死不甘心,只有亲属的肝肠寸断,只有生者的向死而生。

对这种令人惊悚可怕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快就有临床专家分析归纳出其特点:一是自愈率虽高,但发展到重症就很危险,只是发展到重症的几率较小;一旦发展到危重症,死亡率会很高。由于传播力极强,如扩散开去,即使总体死亡率很低,但死亡人数也不会低。二是年轻人也并不安全,病毒对全年龄段均易感,只是年轻人转为重症的几率较老年人更为低些。三是感染者容易引起并发症。四是暂时没有靶向抗病毒的特效药,所有的救治都是对症,帮助病者自身免疫系统起作用。五是疫情散点爆发,病情发展有时候难以预测,轻症还是大多数,若及时隔离、治疗,治愈率还是很高。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起,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连带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里的患者动态,到焦灼地每分每秒刷新手机中疫情进展的屏幕和网络微博的话题,再到忐忑不安,再到心理逐渐接受并准备长期抗争,似乎上天把人生所有的跌宕起伏、牵肠挂肚,都浓缩到了初期突发的时间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那些日子人们以全所未有的情感紧盯疫情不放,聚精会神,环忧四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tq/78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