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是我家。家总是要常回去看看。从年来到北京,每年总要找机会去几趟西藏,最多的一年去了9次。今年一直没能回西藏,正在纠结时,忽然听说十一世班禅来到昌都,与我只有一江之隔,我必须去看看他,也可以顺遂至少每年回一次西藏的心愿。 ”图为金沙江岗托大桥摄影:尼玛嘉措 这次的行程是一周之内两度跨越金沙江。从四川德格的岗托大桥来到西藏的江达,然后从云南德钦的奔子栏大桥回到四川得荣,正所谓是“一举三得(德)”。 八月飞雪雀儿山摄影:尼玛嘉措 雀儿山,藏语“措拉”,意为大鸟的羽翼,是川藏北线翻越的最高山峰之一,海拔米,公路的垭口米。年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在这座连鸟儿都难以逾越的高山上,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牺牲建成了雀儿山公路,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久闻雀儿山大名,至今却没有走过一次。听说今年10月雀儿山隧道就要正式通车了,所以我决定不穿隧道,去爬爬雀儿山,弥补这一憾事。从著名的草原小镇马尼干戈出发时还是阳光烈日,向西十几公里进入山沟开始下起瓢泼大雨,到了雀儿山山脚下巨大的冰雹袭来,走到半山腰又飘起大片大片的雪花,等来到山顶已经云开雾散,一道绚丽的彩虹升起山间,果然是一座让人琢磨不透的大山。同行的朋友说,一般从10月份开始路面就会有积雪了,冬天走这条路实在是很危险。
一山一世界。雀儿山就是一个地理分界线,把德格县一分为二。东北方向属于雅砻江流域,典型的丘状高原地貌,草原宽广,河谷平坦,这里是原邓柯县管辖的地方,是格萨尔王的出生地;西南方向属于金沙江流域,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流深切,高差悬殊,德格印经院坐落在这里,是康巴文化的圣地。 德格印经院工坊摄影:尼玛嘉措 不管来多少次德格,印经院总是要去的,这是一种朝圣的心态。德格印经院始建于年,年代并不算早,但保存有32万余块木刻雕版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其中有许多珍本、古本和范本,《般若波若蜜多经八千颂》更是绝品。德格县佛教协会的副秘书长益西翁布是第二次给我介绍印经院了,或许是被这里深厚文化熏染浸润已久,他对每一段历史、每一块经板,总是那样心存敬意、娓娓道来。在二楼回廊的印经工坊,几十位印经工人正在飞快的印制经文。他们两人一组,一个高坐,一个低坐,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据了解,尽管以这样的速度印制,还是对信教群众供不应求。我看到印经工人大都是中老年人,就问印经院的工作人员,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干这种简单重复、劳动量大的体力活了,招一些年轻的工人实在很难。 山中的宗萨寺摄影:尼玛嘉措 在德格县城与白玉县城的百余公里间,从北到南并列着5条流入金沙江的河流。在每一条河流的山谷里,都有一、两座藏传佛教寺庙,其密度之高、地位之重要,在其他地方还很少见。流经德格的色曲河河谷有萨迦派大寺更庆寺,流经八邦的白曲河河谷有噶举派大寺八邦寺,流经麦宿的麦曲河河谷有萨迦派大寺宗萨寺,流经河坡的赠曲河河谷有宁玛派大寺噶陀寺,流经白玉的偶曲河河谷有宁玛派大寺白玉寺。每条山沟进去只能沿原路返回,因此每去一座寺庙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其中的4座寺庙之前都已经去过,因此这次的目的是探访宗萨寺。宗萨寺在近代以来更加声名远扬,主要是产生了两世宗萨活佛蒋扬钦哲旺波和蒋扬却吉洛珠,他们道行高深、学识渊博、广传佛法、弟子众多。从金沙江边沿麦曲河逆流而上,一路上河流潺潺,林木葱郁,风光秀美。行进约40公里,在一片开阔的青稞地上方出现一座错落有致的寺庙,这就是宗萨寺。整座寺庙干净整洁,也不奢华,管理得井井有条,是一个清静修行的好地方。 宗萨钦哲访问上海醍醐 最近10多来年,出生在不丹的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也会不时回到自己的祖寺。过去我对他没有太多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