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四川最后的荒原-石渠

石渠县隶属四川省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这里距成都近公里,即便是开着越野车飞驰也需要三天才能到达。石渠县城海拔米(自己测的,有误差),境内平均海拔米,为四川海拔最高的县。正是这些因素成就了石渠的遥不可及和高寒,成就了这片位于四川省边缘的最后荒原。也是因为这些,石渠草原上不但有我见过最自由最纯朴的康巴牧民,还有我在四川境内唯一一次见到的青藏高原的精灵-藏原羚。戴黄帽子的部藩后裔-色须寺离开石渠县城,S省道往青海省玉树县方向是全新的平坦柏油路,顺着这条路行驶30公里,看着窗外已伴随我一个月的熟悉的高海拔草原景色,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色须寺。这个在川青两省交界处的古刹,虽地处荒僻,却声名在外。这座已有多年历史,建于乾隆二十五年(年)的雪域名刹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自然也是石渠县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寺庙内供有藏区仅次于西藏扎什布伦寺的第二大铜塑镀金佛像——强巴佛,而且是康巴地区仅有的两座有资格授予“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资格的寺庙之一。寺庙内珍藏有各种镀金佛像数万件,各种经书不计其数。当然要一睹一个寺庙的藏宝对于普通过客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成功的经历只有一次,因遇到寺庙的管家,聊天后发现挺投缘,然后管家带我进了寺庙的藏经阁,这才得以窥探一个寺庙最核心最精华的圣地。而在绝大部分时候,无论游客还是信徒都只有在殿堂之外抱着那颗崇敬的心远远朝拜。除了数不胜数的经书,色须寺的镇寺之宝,是宗喀巴的牙舍利塔。传说宗喀巴的牙齿现存3颗,色须寺保存的是其中最大的一颗。而远在康藏地区的色须寺有此殊荣,是因为它的第一位法台,乃宗喀巴大师的善首大弟子。而“色须”的本意“戴黄”帽子的部落后裔,据说石渠这个名称也是由此读音演变而来。从这里也能看出色须寺在当地的重要性。虽然色须寺在这片广袤的高寒之地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它却不是我此行真正探寻的。在壤塘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我认为还有更多更精彩、更能代表石渠这片土地,与其他藏地不同的事物在吸引着我。玛尼石、玛尼堆、玛尼墙以下行程离不开这些在藏区随处可见的石头、石板了,所以这里先普及下基本知识……玛尼石最原始的名字是“玛智石”。这是根据三世如来心咒八字真言“嗡.玛智牟耶萨列德”,取了前面的“玛智”两个字而来的。“玛智石”是从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古老雍仲本教的传统。这些石头上刻有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把玛尼石堆放起来形成的玛尼堆是我们在藏区随处可见的,它表明了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用这些石头堆积起来的墙垣就是玛尼墙了,藏语称为“绵当”。巴格玛尼石经墙离开色须寺沿着僧人给我指引的方向离开了省道。此时正驱车行驶在一条不知道名字的乡道上。离开主路,深入草原这时候才慢慢地体会到这个四川最边远县的广袤。这条路上几乎看不到车和人,看不到建筑,路上也找不到任何能指引方向的标示。一旦确定了方位你只有凭自己的感觉走下去,没有人告诉你前方是什么……当草原与蓝天的结合部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黑影之际,我知道我们到达目的地了。眼前的这个建筑好像草原上筑起的一道长堤,碧蓝的天空就好似水库中那幽静的水面。走进一点看又像是一段还没修葺完成的古城墙,顺着它的走势甚至能想到它身后是一座怎样繁华的都市。直到走到跟前,发现堆砌这个“长堤”、“城墙”的每一块石片竟是刻满经文的玛尼石板。这就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巴格玛尼石经墙。它的墙身最高处约3米,厚达2-3米,长度达到1.6公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佛塔,墙头挂满了五彩经幡,墙的两面还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窗口”,每个“窗口”里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石刻彩绘的神像和佛像。整个墙体全部用玛尼石片垒砌而成,石片上除刻有六字箴言外,还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部分佛教经文。围绕它转一圈经需要一小时。从巴格活佛一世在此放下第一块玛尼石经板算起,距今已有年了,墙上这些经历风霜雪雨的经石,不知记载了多少人世间的沧桑。一块块石经板寄托了藏族人民的祈愿、寄托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福。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石经板并不是用手雕刻,而是用机器制成了。现代技术、文明也在时刻影响着这个看似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工程之前是怎样用一锤、一凿而雕刻出来的玛尼石板堆砌而成。它是一个名族信仰的体现,它还将继续向前延伸。在石经墙的入口有不少贩卖石经板的小贩,你是否愿意买一块石经板为集合了众人意志的石经墙添砖加瓦呢?从巴格玛尼到松格玛尼“扎溪卡”是石渠县的藏语别称,意为“雅砻江边”,它的确切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交界处,北起巴颜喀拉山南麓,南抵沙鲁里山脉的莫拉山段,西北部与青海玉树州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东南面与四川的色达、德格县毗邻。境内海拔米,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草地面积约占90%,有“四川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所有这些抽象的概念,只有当你进入草原深处才能变成可以感知的东西,你才能真正懂得它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离开巴格玛尼石经墙,前往松格玛尼石经城的道路让我真正深入了这片草原的核心地带。道路渐渐从导航地图上消失,此时不得不缩小地图比例尺,看着远离车标的省道辨别大体方位。路上几乎没有来往的车辆。主要都是凭借着感觉在走……见到人就问,而这里的藏民基本不会汉语……但在这样的路上开车心情无比舒畅。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扎溪卡草原。9月的扎溪卡草原水草丰盛、牛羊遍地,初秋的草原虽不像夏天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但夏天的痕迹再加上初秋的脚步让她在这个季节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夏秋之交那气势磅礴的美,它的质朴、纯净、苍茫与旷远,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这里不愧被称作太阳部落,天空蓝的透明、云彩白得晶莹。人说不到西部不知道中国之大,而我这次是到了石渠才知道草原的辽阔。汽车行驶在草原上,就像一只小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里虽说是草原,但却又有不少起伏。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走出了草原到了山边,突然一个弯转过去,透过挡风玻璃又是一副交杂着少许金黄的绿色草地连着宝蓝色天空色彩浓厚的画面,眼前好像是一场永远重复播放的风光纪录片。在这里开车,就像穿梭在梦境当中,对自身的存在也产生一种不真实感。只有当仅存的那点理智让我把注意力放在油表上的时候,当发动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撕心裂肺的轰鸣声传入耳中的时候,当路面的颠簸让我不得不紧握方向盘的时候,才会又回到现实。之前已经说过,作为一个外乡人在这里开车往哪里基本是凭感觉……这也就难免走错路了。直觉也不一定正确,一个错误的拐弯使得眼前一个神似AyersRock(澳大利亚的)的山体出现在我面前,在光与植被的作用下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夹心蛋糕。正当在拍照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摩托车的突突声,赶紧拦下来确定我们走的路线是否正确。骑摩托的帅哥并不会汉语,好在松格玛尼是音译的,在一阵比划后我们终于确定了正确的方向,而得以看到这个神似AyersRock的山体也不枉我们绕了这么一段路。松格玛尼石经城如果说巴格玛尼墙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那么当松格玛尼石经城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惊叹!当一望无际,空无一人的藏区草原上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建筑物”的时候,真的会怀疑自己是否是看到了海市蜃楼。而当你看见转经的人群,耳边传来一阵阵诵经的声音,才确定这一切是真实的。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城堡,又有点像寺庙,高约10米,面积米见方。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它全部由一块块玛尼石经板垒砌而成!城墙上同样有很多可供摆放神像的小格子,而正面有一道门可以进入城内,进去后也是一座座玛尼墙,里面弯来弯去的好像一座迷宫。原本有一个入口可以进入这个“迷宫”,而如今已经被政府?管理这里的僧人?用木板封闭,禁止人们进入。相信这都是为了信徒的安全。毕竟这座建筑是没有任何承重的框架结构,没用任何粘合剂而只是由信徒自发用石经板堆积而成的。站在石经城的城墙下仔细观察会发现由于城墙垒得太高,地面已不堪重负而下沉,传说它地面上有多高,陷入地底下的就有多深。因此,尽管人们仍在不断地往上放石板,可玛尼城并没有显著增高。据说这里起源于格萨尔王时期,当时为了替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灵魂,将士们在这里垒了一个玛尼堆。后来百姓为了缅怀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纷纷来到这里,玛尼堆垒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最后形成了玛尼城。如今,这座继承了信仰的城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转经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在藏族信徒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重,但除此之外却是鲜为人知,我在这里待了一天一夜,没见到除我们外的任何一个汉族人,也更没有游客的踪迹。为了方便朝圣者的生活,在石经城不远处兴起了一个全由帐篷组成的小村落。当然,这个村落地图上是没有的。我算好银河在夜空中出现的方位,期望拍到银河下石经城的照片。为了方便拍摄我并没有住进朝圣者聚集的小村落,而把营地设在了正对石经城大门的山坡上。结果运气不好,下了整夜的雨,想拍的画面并没有出现。雨一直下到第二天清晨,由于今后行程的关系没有机会再在这里等待好天气的出现,带着一丝遗憾发动汽车踏上归途。突然,两只可爱的精灵出现在我的车头,赶紧停车熄火,换上长焦镜头拍下了眼前出现的两只藏原羚其中一只的美丽身影。而这是我第一次在四川境内看见这种可爱的生灵。据官方数据,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数量这几年得到了恢复,也许是得益于对盗猎打击力度的加大,相信今后会在四川藏区更多的地方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这两只意外出现的高原精灵也给我此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TIPS:主要看点:1、色须寺:距石渠县30公里,开车半小时可以到达。这里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也是石渠县最大的格鲁派寺庙。色须寺在石渠到玉树的公路上,同时也是去巴格玛尼石经墙的必经之地。2、巴格玛尼石经墙:巴格玛尼石经墙是世界上最长的石经墙。距离县城约50公里左右,从色须寺东面上“西巴路”。年夏季这条路在建设中,有小段还未铺上水泥,为有路基的非铺装道路,轿车可轻松到达。3、松格玛尼石经城:比巴格玛尼石经墙规模更大,高约10米,面积米见方,全由一块块玛尼石随意堆积而成。从巴格玛尼石经墙过去越野车需行驶3小时左右,全程非铺装路面,大部分有路基,小部分需越野,不建议轿车前往。由于没有地图信息,导航信息,岔路口多,语言不通等因素建议在县城包当地车前往。4、扎溪卡草原:扎溪卡草原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石渠县城周边的广袤草原。我认为从巴格玛尼石经墙前往松格玛尼石经城后半段路上的景色最为漂亮、原始、粗旷。石渠县综述:石渠县是四川海拔最高的县城,旅游几乎没有开发,游览以当地宗教和草原风光为主。成都开车到这里需要三天到四天,甘孜县到石渠县全程柏油路。但石渠到各个值得游玩的地方道路很差且无路牌、坐标、地图。由于山高路远,物价可以说是川西之最。要用一线城市的餐饮标准来衡量这里。当你吃到一碗价值30元的饺子皮之际千万不要惊讶。县城建设很好,但是有停车场的酒店有且仅有一家,且价格不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tq/74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