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边巴旺堆金沙江驻村青年的视角与观察小小村落,芸芸众生,人间万象皆在其中,却总有一份温暖,不像这世界又悲哀又复杂,记录下这一切,记录下这份心境。6月的金沙江(笔者拍摄)金沙江飞排 一个消失了的文化象征说起金沙江飞排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藏东川西的崩科建筑。在藏语里,“崩”是指木头架起来的意思,“科”指房子,“崩科”就是用木头架起来的房子。江达县汪布顶乡的崩科民居建筑(笔者拍摄)崩科建筑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四川省西部高原的藏族县域,那里树木繁多,林业资源丰厚,成为建造传统房屋的重要地方。当地人取该地粗壮树木作为建筑的主体承重构件,它体量大,是贯通上下两层的立柱,柱上承托着大梁,梁上顶着密排的椽条,构成基本的崩科式结构。在经历若干次的地震后,崩科建筑依然沉稳不倒,面貌如初。一般崩科建筑在房主细心的维持下,能保持百年。但如果不经常打理和修补,十年左右,它的围护墙体就会塌陷,时间再久一点,房中的木材也会腐蚀而朽,直至破坏。正在修筑的新房(笔者拍摄)崩科建筑不仅是当地藏族人居住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精神的象征与符号代表,是信仰和神圣的场所,体现着家族的繁荣和财富。当地人会对房屋进行美化和修饰,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