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西藏自治区广泛开展的“四讲四爱”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昌都涌现出许多爱岗敬业、砥砺奋进的先进人物,他们大都工作在基层一线,体会着最真实的民情民意,目睹着最真实的发展变化,代表着最真实的昌都农牧民。拉措,就是这样的一位代表人物,如“格桑花”般璀璨芬芳的她,写给乡亲们的一封家书,刷爆了昌都朋友圈。

这是一封用藏文手写的长信,字迹干净整洁,字体朴实流畅,字里行间饱含真挚感情,一个个身边事例、真实对比,感动着江达儿女。

然而,这何尝不是一封写给全体西藏人的“家书”?相信每个西藏人身边都不乏信中提到的感人故事。网信君今天把这封信转来分享给大家,不知能否触动您心底那根记忆的弦……

写给父老乡亲们的一封信

各位同胞、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以一名普通江达群众的名义写这样一封信,因为我有很多很多话想要说,这几年我亲眼目睹了我们家乡发生的巨变,亲身体会到党和国家为我们带来的政策,亲自见证了家乡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些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倍感欣慰,让我感受到我们未来生活的美好前景,但是这些年,我也真实的感悟到我们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感觉到我们还有很多愚昧、顽固、落后的地方,感触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想着这个机会用这样一种方式谈谈我的体会和想法,想告诉大家我所认识的东西。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江达妇女,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家境和出身也平凡,或许因为上一辈的认识和观念,我也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所以和家乡里千千万万个普通妇女一样,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要做好相夫教子的使命,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

我出生于年,年龄说大也不大,在家乡的同龄人中有很多是上过大学最后成为了国家干部,他们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我也因此于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暗暗的下定决心,虽然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教育,成为一名国家需要的人才,作为村里的妇女委员,无形中于各行各业接触越来越多,通过他们我慢慢了解和懂得了很多党的好政策,通过了解到的政策,我一直坚信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村里会越来越好,年我被评选为“两委”优秀村干部,年、年都被江达县评选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年,在江达县的大力扶持下,在家里人的全力支持下,我下定决心创立了江达安馨驾校,虽然刚开始创业很艰难,但是我一直奉行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技术为底线,为全县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良的服务态度,直到今天已经有多名群众从安馨驾校毕业拿到了驾驶证,现在看着这些师傅们安全地开着自己的车子,开心的奔波于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上,我确实会莫名的动容,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年,我积极响应县里发展第三产业的号召,成立了民族服装加工厂,虽然还没有上规模,但是我一直充满着信心,我想着一定要给咱们13乡镇39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妇女们一次机会,好好带领她们缝制出一件件不仅能御寒而且还可以致富的民族服饰。

这些年,我确实获得了很多荣誉,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深深的知道,这些所有的获得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县的好领导再加上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而赢得。我今天想用我亲身的例子告诉大家,党和国家要带领我们奔小康,我们自身要做的事情是走起来,跑起来。等、靠、要的想法是乞丐的策略,是一种懒惰消极的态度,更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对生活不负责的态度,我们手脚健全,我们有担当,我们充满热情,我们为什么不能付出我们自身的能量,让自己早一天致富,早一天改变命运而努力呢?

藏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重要组成部分,知恩图报历来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引以为豪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康巴儿女,作为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更应该知道是谁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生活,更应该要我们感谢党中央。

听我们县里最大的领导说过全江达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不管是僧尼还是学生都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江达不能出现任何事,不能出现任何不利于群众的事”。当我认真地去理解了这句话后,真的觉的我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江达这几年迎来了这么好的机遇和发展期,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完全可以共同致富,还记得去年江达参加昌都的艺术节需要大家的支持,那段时间不管是县城还是乡镇,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僧尼还是学生,还有商铺饭馆的老板、县城施工的人员,全县都在拿着手机为江达投票点赞,真的,我从来没有像那次那样激动和高兴过,我们是那么的团结,那么的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为了江达的荣誉共同奋斗,我真的为江达自豪,以自己是江达人感到自豪。

去年开始,我们江达的县城路修好了,县城变得干干净净,很多江达人很高兴,说再也不用下雨时从鞋子到裤腿都是泥巴了,商店和饭馆的老板都说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外面来的干部说江达变的真漂亮。是啊,我就生活在县城里,亲眼在目睹着江达的变化,这些年江达发生了多少改变我相信你们也看得见,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我们江达社会稳定了,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就有时间精力为市政建设服务,为大家服务,大家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得到改善。当然,我们还要一起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辆,互相笑一笑,互相点个头,县里的清洁工都是公益性临时工,他们每天早上天没亮就开始帮我们打扫环境,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县里干部们每次都组织清扫街道,我们也要珍惜他们的良苦用心,上次还看到学校的小孩们也在组织扫街道捡垃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惜孩子成长的环境。好的环境,漂亮的房子,干净的街道,没有垃圾的河道,真的能让我们走起来舒舒服服,让我们江达人走在江达的大街上高高兴兴。

我没读过太多书,知识水平也不是很高,我也知道我们有些父老乡亲们现在的生活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还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请你们一定要相信,国家现在全面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我们江达县每个乡,每个村都在执行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制度,政府通过搬迁、通过产业、通过教育等等各种措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伙富起来,好起来。我也相信我们十万江达同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变好,希望大家的生活变好,希望江达变得更好,那我们就一起努力,互相帮助,共同携手,在江达县的带领下,把我们的日子过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每一个县都好了,昌都就会好,我们的西藏就会好,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强大。

最后真心祝愿家乡好,我们每一个人生活都越来越好,祝愿父老乡亲们身体健康,次仁洛加!

拉措

据了解,在江达,人们常用“格桑花”来形容漂亮的女子。昌都市江达县江达镇嘎通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村妇代会主任拉措就是当地群众眼里的一朵“格桑花”。她是自治区级党代表,是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是县“三八”红旗手,是嘎通村“两委”班子成员。年,她被评选为自治区级“文明户”、江达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年,她被评选为“西藏自治区最美格桑花”、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是群众眼里的“女强人”。“饮水思源,富不忘本,坚持公益,回报社会。”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此外,拉措还收养过2个孤儿,一个叫江永俊美,一个叫其美拉姆。如今,江永俊美已长大在昌都市边坝县工作,其美拉姆则正在江达县幼儿园就读。桩桩件件,看在群众眼里,都说她是绽放在觉普沟里的“格桑花”,大家也都亲切的唤她“格桑梅朵”。

来源:江达县网信办、县委组织部

·END·

网信昌都

扫一扫

gdu

Email:cdwangxinban

.







































怎样治好白癜风
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ly/2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