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本刊前文误将“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登作“南京求雨山金陵四老馆”,特此更正,并向各界师友深致歉疚。

图文: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

编者有删节

萧娴先生,当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室名枕琴。贵州省贵阳市人,生于年,卒于年,享年96岁。

萧娴书法对联

南天一柱

广厦万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其父萧铁珊为西南饱学名士,精于诗文书法。萧娴幼而慧,9岁随父出入南社,人称“南社小友”。13岁即以丈二匹大字对联震惊广州,有“粤海神童”之誉。14岁随高奇峰习画梅花。18岁参加广州书法社。20岁时,萧娴经朋友介绍去上海拜见南海康有为先生。康先生见到萧娴13岁时所书《散氏盘》铭文后,赠诗云:“笄女萧娴写散盘,雄深苍浑此才难。应惊长老咸避舍,卫管重来主坫坛。”欣然收其为入室弟子。次年参加上海青年书画会,与吴昌硕等同列书画名人。

萧娴书法对联

荷风消夏

菊露冰秋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24岁赴广州参加宋庆龄组织的书画义卖,筹款劳北伐军,得宋庆龄亲授奖章奖状。旋赴香港,经于右任等名人介绍悬润格鬻书。虽长处乱世,而治学不辍。25岁与江达结婚,江达是安徽学者,曾留学法德,专修机械工程。婚后两人定居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遂携子女西走避寇,居于成都。在颠沛流离中,萧娴始终不废笔砚,与王东培共办书画展。抗战胜利后,萧娴夫妇相携返回南京。

萧娴书法对联

左图右书开卷有益

模山范水闭户自精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萧娴先生于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年成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年调入江苏省美术馆,并被评为一级美术师,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萧娴书法对联

禽乐花如雨

鱼游水底天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的诗书成就真可谓“女书家中,实罕其匹”,其书力肆而不过,形壮而不野,具有阳刚风韵。先生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其篆书得力于《石鼓文》,隶书得力于《石门颂》,行书得力于《石门铭》,又兼取诸碑之长,形成雄深苍浑、洒脱逸畅、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

萧娴书法对联

恃九州生气

屏万里河山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学书力气,五分用于魏碑,三分用于汉碑,二分用于秦刻石。尤其鲜为人知的,是萧娴晚年时常展玩晋之二王,唐之虔礼,明之仲温诸草书法帖,从草书中吸取营养,意在变法。草书风貌不泥古人,自然天成。

萧娴书法对联

风节高天下

诗书贯古今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晚年几乎全作擘窠大字,风云入怀,得意挥洒。纷披雄浑,每有“提笔四顾天地窄”之概。为书之道,关乎性情,通乎造化。萧书以温厚为形体,恣肆为气神,自成面目,影响当代。可以说是十分力气全集中于一体,故笔力愈老愈健,其榜书长撇大捺重点硬钩,真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萧娴书法对联

天长地久

日升月恒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平生与“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三石之家”。此外,她又曾着意揣摩过《散氏盘》的笔意,论者对她的书法渊源,又有“三石一盘”之说。早年康有为曰:“卫管重来主坫坛”,章士钊曰:“大字雄奇小字腴”,于右任曰:“行楷精良,篆籀奇古”。中晚年间刘海粟誉以“端穆苍秀”,林散之赞以“圆转自如”,是名震中外,人所共仰的女书家。

萧娴书法对联

春花秋月

冬雪夏云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藏

萧娴去世后,纪念馆于年8月26日奠基,年11月15日落成开馆。因为萧娴出生于贵阳,所以纪念馆建筑取上承汉唐、旁采贵州民族风情的风格,以体现家乡的风貌来告慰她异地思乡的艺术之魂。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

萧娴纪念馆正门

纪念馆占地平方米,紧傍林散之纪念馆的南侧,四周竹林滴翠,环境十分优美宁静。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

萧娴纪念馆展厅

萧娴原在南京百子亭的故居,在这里依照原样复建,室内的用具摆设都是萧老的遗物,书桌上的古琴更是萧老的最爱。随着萧老纪念馆的开馆,萧老的“去世之后能与林老为邻”的生前愿望终于实现,求雨山上林老的纪念馆不再孤寂。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

萧娴故居

图文: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

编者有删节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换肤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ly/16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