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拉山是进藏后的第一座雪山,在江达县境内,要说它矮,海拔米,要说它不矮,在川藏线上,它也确实算不上高。 可是这座山,却是我旅行至此历经时间最久才得以翻越的障碍。 从岗托镇政府中醒来,发现我的自行车的车胎瘪了,我手忙脚乱的把它补好。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从奶龙神山开始就困扰我的牙盘空转的问题,昨晚倒是很正常,但我担心明天骑行上山怕是会再次遭遇问题,于是我把后轮拆下后又调了一下,之后发现问题似乎更严重了,如果不调它还能凑合往前骑,调紧后彻底挂不上齿了。 早上起床又简单调度了一下,OK,但还是满怀担忧的上路了。 离开时我又去看了那个颇有缘分的阿姨,本可以在门卫处灌满热水,但我还是去她那里倒水并告别,她又让我拿出手机相机给她看我昨天拍的照片和视频,还给邻居讲她的家人,我想把照片洗出来寄给她,但她始终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我。最后只能挥手告别,说声慢慢走。出了小镇,我看到朝拜家族的帐篷,他们已经吃完早饭出发了,剩下后援队在那里收拾行李。 遇到他们后我撒了个谎,说自己的单车出了问题,所以昨晚没能过来和他们一起住。令人哭笑不得是,真是不能撒谎啊,你看这不就应验了么,单车确定出毛病了。他们一大家子就这么磕长头去拉萨,无论刮风下雨都勇往直前,要说最佩服的,就属他的小儿子了,今年才11岁,就要经历此番磨炼。路上经过的大货车司机看到他们,停下车,喊着喇嘛,然后从窗口递过来50块钱。 小喇嘛接了钱,双手合十道谢,然后继续从磕完的地方开始,一路上山。这一幕让我有些感动,以我的理解,货车司机在他们朝拜的路上给予支持,自然也会收到他们一路朝拜的福气。 去往矮拉山的路是盘旋公路,这样的公路坡度不大,但路程无辜的被拉长了很多,不过对于磕长头的这一家人来说,倒也是方便,他们不用一直沿着公路跪拜,只须从两条路中间穿插过去,一层一层的往上走,当我的单车彻底罢工的时候,他们便一举超过了我。 是的,后轮彻底空转了,我停车拆卸了后轮,没解决。但是不服气,推了几步,实在重的要死,只好又拆了一次,若是轻轻的踩,自然可以挂上齿,但是一骑上车,巨大的重量压下来,又完蛋。 看着周围的一切,我又想起昨日耍坝子时唱的《故乡》,脑袋里满是这句歌词:“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 前面是绵延不觉的环形山路,还有望不到垭口的山顶,我势必要想办法快速到达垭口,然后就可以一路下坡,到达江达县城后,再想办法修车。 在路上我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喇嘛,于是招手让他停下来帮我,他倒也慈悲心肠,虽然我们之间因为语言问题无法交流(我差点就要讲英文了,有些喇嘛会说英文),但他还是理解了我的意思。解下后座捆包的弹力绳就要拽着我的车,我不怕他车速太快我不好控制,但又不敢让他直接把绳子拴在我的车头上,怕上坡的弯道太多我反应不过来导致摔车,若是路上还有经过的车辆,弯道会车时就更危险了。 于是我一只手拉着它的弹力绳,两只手抓紧车把。 启动车子的时候,那弹力绳越拉越长,我的手已经要拽不住了,不得以我只能松手。喇嘛还是表示要把绳子拴在车头上,我最终拒绝了,与其如此,慢慢的推,终究可以到达垭口,万一出事了,就永远停下了。 我谢过他的热心,双手合十,送他离开,千里之外。 我只好一路推车上坡,再一看那一家子朝拜的,我几次停下修车,他们一直抄近路,早就甩了我十几条大街了。 推了一会儿,我又看到喇嘛的摩托车了停在路边,再后来他骑车又看到我,极力想要帮我,用手语动作表示,让我坐到后座,然后把车子抬到后座上扶好。 这个方法更不靠谱,要知道,这个单车是钢架旅行车,加上我斤的行李,几乎是不可能坐稳的。 我再次谢绝他的好意,他微笑着骑上车走了。 看到他不一会儿就在我抬头才能看到的山路上,我在想,如果拴在车头上,不出事的话,我现在也该到山顶了吧? 路边看到一个废弃的拖拉机车头,这表情,该不是嘲笑我吧?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风景秀美,秋日的高原黄绿相间,本该是“春风得意马蹄急”,而我此时却没有心情去欣赏。 不甘心啊!我又卸下驮包,静下浮躁的内心,好好研究了一下如何解决车子的毛病,最终搞的满手机油,彻底放弃。 与其浪费时间,还是加紧推车吧,兴许到了江达县城一切就能解决呢? 路上实在被饿的不行了,骑到矮拉山下的道班时,我敲开门要了点热水,又借用她们的高压锅煮面。 女主人很热心,怕我不够,又拿了自家的面条出来,问我要下多少面。 我说:“都下了吧。吃不完我可以装保温杯里带上。” 她很惊讶:“都煮了?这够我们六个人吃的!” 这包面……八!百!克! 还能说什么呢,我饭量……太!大!了!煮面的时候,我送了个小玩具给她们的小孩玩,还拿出路上拍得照片给她们看,还有我相机里的照片,坐在沙发上的女人认识岗托镇上的这些人,还说:“这个男的有两个老婆,一个是德格的,一个是江达的。”面煮好后,我分了三大碗,全部吃光了,之前怕煮的太多还说要打包带走呢,结果差点没够吃的。 我吃饱后与她们告别,因为车子坏了,我不能再耽误,从道班到垭口还有15公里的山路要推,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半,那么正常情况下我3个小时可以到达垭口,然后就可以骑上车顺着下坡一路溜下山了。没走几步路,朝拜家族已经在道班对面的小坡上搭上了帐篷,今天他们不打算继续走了,也对,再往上会很冷,而且今晚他们也到不到垭口,不如早些安顿好生火做饭。 男主人让我别在这时候上山了,指了指天空,表示天气不好,但如果就此停下我又不甘心,毕竟天黑之前我是可以到达垭口的,这样就能为明天推到江过县城争取些时间。 我谢绝了他们的挽留,心里给自己暗暗的鼓劲,不到垭口,誓不罢休!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同样也没有推不过去的矮拉山! 山上的风景很美,风很冷。但我也知道,明天早上,云雾会在山谷间穿行,风景会更美,风也会更冷,但是我决心已定,便不再回头。 当然,现在我在写下这些经历的情况,是我当时就预料到的。只是心情上会有些不同。在推车上山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的想象之后的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对着电脑,旁边就是可以摸到的零食,写累了就吃点东西打一把游戏,所以此刻在这里推车算什么呀,这都他们的是将来的回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靠着想象来给自己加油打气,而当时的想象,此刻也成了现实。 傍晚六点半,我终于到达了垭口,风更紧了,温度也很低,我戴上手套,几乎有些麻木,谁曾想矮拉山竟然有两个垭口! 不是说前面还要推车上坡,而是我在第一个垭口的石碑处拍照,折腾了半天后,没想到拐了个弯又看到一个新建的垭口石碑,你说拍不拍了?哪个才是正宗的?真是气死我也,要浪费这么长时间在这里。 匆忙拍照后下山,天色已经渐渐暗淡。然而下山的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与上山时一样的盘山公路,看似希望就在前方,还是让你跑断肠。路况也一直很差,无法加快速度。我在路边看到一户人家,黑灯瞎火的二层小楼,像似有人居住,但又不敢贸然进去,如果没有人,就更不敢进去了,这荒山野岭,说不定会有什么东西路过住在这里。到达一处开阔地,远远望去,山和云都黑了起来,只剩下天边的一丝光亮,仅够让我看清略微发白的路面。终于,在临近村庄的地方,路面变得平坦。我也终于看到不远处亮灯的人家。 继续下坡,又冷又黑,我实在有点不敢走了,遇到的第一户亮灯的地方,大概是个道班,我停下车时,院子里的狗开始大叫,我小心的推车进了院子,狗叫的更凶了,跟在我车后面一口就把我的小驴咬了下来,院子里的人家听到动静,纷纷探出头来打量我这个不速之客。 这个院子里的房子实在太破了,有的房间连门都没有,有的只个半个门,我伸头看了一下,有些房间里就只是一张床而已,房间的地还是泥土。老实说我突然有点后悔闯了进来,这地方倒底住的是什么人啊,即便是让我留在这里,我都害怕。 我赶紧像走出来的人解释自己的身份,而后被合理的拒绝,我也趁机赶紧逃离此处。 我尝试着在下坡的路上找露营地,为了安全考虑,我得找到房子前有空地可以露营的,当然,也必须得有人才行。 发现目标后,我停下车,敲门打听。 不大的两间屋里,只有女人和小孩在家,我极力的表现出寒冷、害怕、无助的状态,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那女人听懂我的来意之后,去外面把她的男人喊回家,最终得到同意,我可以在门前的平地上搭帐篷。 进屋烤火,我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女主人问我有没有吃饭。那当然没有,她把锅里剩下的米饭盛出来,又给我打一勺菜,饭菜凉了,味道也一般,但此时的我却感到无比的温暖,无比的香甜。 聊天后便渐渐熟悉,我和他们说起一路上的故事,他们也和我聊起自己的生活。男主人大概是最近身体不好,一边听一边拿着转经筒不停地摇。起先我们彼此都会有些防备之心,而接触之后这层隔膜也渐渐消失,他们也觉得我不太像坏人,晚上就让我睡在一个空的房间里面。 我把头靠在枕头上,小床旁边就是一扇明亮的窗户,没有窗帘,抬头望去,外面一片蓝色的世界,没有月亮的夜晚,高原的星空一望无际。房子的下面是一片青草坡,虫子的嗡鸣声从草丛里响起,我想起我在农村的家也是这样安宁,每个晴朗的夜晚我抬头,都能看见头顶的猎户座或是出现在东南,或是西南。 在路上或多或少总会经历一些困难,总会有挡在你面前的山,但也总会有一处陌生的温暖,在寒冷的夜晚,等待着你的出现。 感恩,晚安。 (完) 一流装逼犯 二流拍照狗 三流码字奴 下流旅行者 就是这家伙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jd/79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