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药物涂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61678.html 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文字材料分析型 惠州潼湖湿地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包含湖泊、河流、基塘、水库等多种湿地类型。某房地产企业依托潼湖湿地,着力打造广东首个科技小镇示范项目。科技小镇定位为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目前该项目吸引了广州、深圳等地近80家科研企业和机构率先入驻。据此完成1~2题。 1.潼湖科技小镇吸引产业入驻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先进 B.信息通达 C.政策支持 D.环境优美 解析 潼湖科技小镇包含湖泊、河流、基塘、水库等多种湿地类型,环境质量好,景色优美,因此吸引产业入驻的突出优势是环境优美,D正确。与广州、深圳相比,该小镇科技、信息、政策支持方面没有明显优势,A、B、C错误。 答案 D 2.与一般工业园区相比,科技小镇( ) A.工业部门多,企业间生产协作较好 B.生态、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 C.交通更加便利,产业集聚效益显著 D.土地成本低,廉价劳动力丰富 解析 与一般工业园区相比,该科技小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定位为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生态、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B正确。工业部门少,A错误。交通没有明显优势,以科研机构为主,没有产业集聚效益,与廉价劳动力丰富无关,C、D错误。 答案 B 御窑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一直是御窑金砖的主要烧造采办地。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东濒阳澄湖,西临大运河,当地的水清澈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烧制出来的金砖质地精良。目前苏州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3~5题。 3.陆慕镇御窑村所制金砖成为明清皇家建筑特供,主要得益于( ) ①便利的水陆交通②优质的原料 ③复杂的工序④精湛的技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对建筑用材要求高,陆慕镇御窑村生产的御窑金砖凭借当地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皇家宮殿建筑材料的特供。 答案 C 4.御窑金砖产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周期长 B.市场需求少 C.劳动力短缺 D.生产成本高 解析 由材料“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可知御窑金砖制作工序多,生产周期长,导致御窑金砖产量有限。 答案 A 5.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 ) A.扩大金砖生产规模 B.传承金砖制作古技法 C.开发金砖替代原料 D.提高皇家建筑知名度 解析 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知名度,有利于金砖制作古技法的传承和发扬。但由于金砖制作技艺繁复,手艺传承人较少,且原料特殊,难以替代,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 答案 B 模块化施工是一种现代化先进的施工理念。通过模块化生产不仅可以从源头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部件的批量化生产,实现了预制部件生产和下游现场组装的同步进行,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工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十年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据此完成6~7题。 6.以下不属于模块化施工的优点的是( ) A.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活动 B.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声、灰尘 C.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序 D.减少了利用施工地的石料 7.我国西安—成都高铁修建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区采用的依旧是现场浇灌模式施工的主要原因是( ) A.资金不足 B.技术落后 C.交通运输限制 D.劳动力丰富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模块化施工给高铁建设带来的便利。第16题,模块化施工不能降低工程质量,故减少利用施工地的石料不属于模块化施工的优点;根据材料,模块化施工实现了预制部件的生产,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活动、工序和噪声灰尘。故选D。第17题,西成高铁建设主要经过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高铁预制部件的运输,故交通运输限制是西安—成都高铁修建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区采用的依旧是现场浇灌模式施工的主要原因。故选C。 答案 6.D 7.C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8~10题。 8.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解析 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作物种植于行间,对改变茶园气候作用不大;茶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已枯萎,因此对减轻冻害没有作用;绿肥会与茶树争水,因此不会增加土壤水分。 答案 B 9.“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旱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 解析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中,开沟解决的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水相关的因素,选A。 答案 A 10.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解析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 答案 D 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1~13题。 11.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南极地区 D.温带大陆内部 解析 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温度、气流、水域面积等,温度越高、气流流速越快,水域面积越大,蒸发量越大。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虽然高温,但是降水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蒸发;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 ) 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 B.水体面积逐渐减少 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 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 解析 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增多,云量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水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使蒸发量下降,故C项正确。 答案 C 13.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 ) 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 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 解析 水面蒸发量下降,区域水循环变得缓慢,空气水汽含量减少,农作物收获期延迟,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项正确。 答案 D 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威胁逐步减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据此完成14~16题。 14.10月12日17时许,金沙江堰塞湖( ) A.湖内水位开始下降 B.上游河流来水量增加 C.下游河流水量增加 D.入湖流量大于流出量 解析 根据材料“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说明此时起,下游河流水量增加。 答案 C 15.与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紧密相关的因素是( ) A.河流水量大 B.滑坡体量大 C.河谷宽而深 D.两侧山体较陡峭 解析 根据材料,滑坡是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主要直接因素。 答案 B 16.为了排除险情,下列处置措施中最为恰当的是( ) ①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 ②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③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④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对于堰塞湖水位的上涨只能减缓,不能根本解决。加固堰塞体,只能防止堰塞体垮塌,但不能解决堰塞湖水位上涨的问题。而堰塞湖水位上涨会淹没上游海拔较低的地区,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可以解决堰塞湖水位上涨的问题,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可以解决堰塞体溃坝造成的洪灾问题。所以①②是排除堰塞湖险情更为恰当的处置措施。 答案 A 莫赫悬崖(见下图)位于爱尔兰西海岸,是欧洲最高的悬崖,绵延8km,远眺大西洋,非常壮观。悬崖的石灰岩基底是由无数细小海洋生物的骨骼在3亿年前堆叠起来的。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砂岩和页岩沉积在海里,险峻笔直的悬崖显现出密密的层次,仿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据此完成17~18题。 17.莫赫悬崖的上部岩石主要由( ) 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B.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C.海洋生物遗骸堆积形成 D.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解析 注意题干问的是“莫赫悬崖的上部岩石”的成因。莫赫悬崖的基底是海洋生物遗骸堆积形成的沉积岩;上部岩石为砂岩和页岩,是流水搬运泥沙在海岸带沉积固结形成的。 答案 D 18.形成险峻笔直的莫赫悬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C.地层陷落、流水侵蚀 D.褶皱隆起、海浪侵蚀 解析 由材料可知,莫赫悬崖原来在海洋里,后由于地壳抬升运动,地层在上升过程中受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险峻笔直的悬崖。 答案 A 密歇根湖东南岸多有沙丘,沙丘的沙子是黄白色且柔软的,且因为人走在上面会让沙子发出嘎吱声,所以又被称为“歌唱的沙子”。据此完成9~20题。 19.推测密歇根湖畔东南岸多沙丘的原因( ) A.沙丘的形成是流水沉积而形成的 B.盛行东风搬运沉积而形成的 C.沙丘的沙源来自湖泊和西部内陆地区 D.沙丘西坡陡东坡缓 解析 密歇根湖的西岸与东岸的北端是岩石构成的,而南岸与东岸的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所组成,沙丘的沙源来自湖泊和西部内陆地区,部分的原因是西风从西向东吹拂而来,C正确,A、B错误;东南岸沙丘西坡为迎风坡,坡缓,东坡为背风坡,坡陡,D错误。故选C。 答案 C 20.密歇根湖东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 A.极地冷气团越过湖面增温增湿明显 B.湖区东部暖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相遇 C.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 D.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 解析 五大湖地区冬季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极地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A正确;冬季暖气团已经退出北美大陆,夏季暖气团才北上,B错误;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不利于降雪形成,C错误;如果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会导致整个湖区多降雪,而不只是东部多,D错误。故选A。 答案 A 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汽车元素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春汽车制造业发达,有“东方底特律”之称,但存在汽车配套产业分布分散无序等问题。据此回答21~22题。 21.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当时区域发展阶段具有的特征有( ) A.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农业产值占有比重最大 B.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增强,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C.工业全面升级,交通发展,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市场对外开放时间早于南方地区,开放程度高于南方地区 解析 当时东北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比重最大,A错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B正确;主要受资源因素影响,科技不是主导力量,C错误;我国开放从南方开始,D错误。 答案 B 22.长春市发展现代汽车产业可行的措施有( ) ①调整汽车产业空间布局 ②立足海外市场 ③产、学、研结合 ④缩减汽车产业规模 ⑤完善政策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解析 根据材料汽车产业分布分散无序,所以需要调整,①正确;中国国内市场大,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②错误;加大科技技术投入,提升技术和质量,③正确;汽车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缩减规模不符合发展方向,④错;加大政策支持,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⑤正解。故D正确。 答案 D 来源:海南高中地理教研 *本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jd/70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