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鉴别及资源现状 1冬虫夏草的本草记载 全世界虫草种类总数达到余种,可以感染昆虫幼虫的虫草菌种各有不同。冬虫夏草这一名称,是特指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也是中国对这一品类虫草的特定名称。 在古籍中许多关于冬虫夏草的描述和记载,如清代文学家蒲松林对冬虫夏草有这样精辟描述:“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唐代《月王药疹》,清代《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均有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其《本草备要》中有记载:“冬在土中,形似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具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由此可见,冬虫夏草这一神奇样貌,使人们错误的认为,冬天的时候是虫子,夏天长成草一样,等到了冬天,就又变成了虫子。从而赋予了它这一形象生动的名称:冬虫夏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理论和中药学理论完全与现代西医不同。中医建立在不同于科学世界观的体系之上,以阴阳调和为根本,以五行相生相克为治疗疾病的基础,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看作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藏族同胞最早发现冬虫夏草的特殊功效,藏文药学典籍《月王药珍》中就有对冬虫夏草的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由于和当时西藏有了交流,冬虫夏草也被中原文明所了解。到了清朝,随着和西藏地区的交流加深,冬虫夏草开始被汉族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