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一生必然要去一趟藏区旅游。提起藏区,应有不少人认为可能是指西藏,其实不然,藏区在我国,除主要是西藏之外,还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藏区还有三大藏区之分,即:卫藏(前,后藏),康巴和安多。 如四川甘孜、青海玉树、云南德钦藏区传统上与西藏昌都合称康区,以上地区的藏族被称作康巴,四川阿坝、青海海南和黄南及海西、甘肃甘南等藏区称之为安多,其地藏族被称为安多瓦,即安多人。 年4月份,第一次搭乘飞机前往西藏,飞机在云南香格里拉机场经停,当地海拔米,当时已感觉脑袋有点发胀,但还未知是高原反应的一种迹象。 大昭寺已有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拉萨市八廓街那里,每天都有藏民在大昭寺外面转经。 西藏羊卓雍错湖,单在湖面的海拔就有米。 从拉萨到林芝,必须经过海拔米的米拉山垭口。(国道) 在林芝,有一由广东援建的柏树园,内有一棵年的柏树王。 四月份的西藏,还有许多地方冰天雪地,那时还未有抓绒冲锋衣的概念,穿了件石化厂的冬季工作服也够暖和的。 在纳木错湖,湖面冰块还未融化,藏民牵着马匹来做生意。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米。 前往纳木错湖,必须经过海拔米的那根拉山垭口。 太太与两位小藏民在纳木错湖畔的两块石头合影。后第二次到此,此石已有一个好名字:迎宾石。 扎什伦布寺~西藏藏传佛教寺院。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 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远处的雪山为念青唐古拉山。 年6月,从西宁乘坐火车前往拉萨,在那曲车站留影。那曲海拔米。 拉萨火车站,随着青藏铁路年7月全线开通而投入使用。 年6月,第二次抵达西藏布达拉宫广场。 时隔四年,大昭寺广场建设得更美丽。 金碧辉煌的大昭寺屋顶。 西藏博物馆 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文化艺术厅展示了年代久远、绘制精美的唐卡,唐卡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最具代表的藏族艺术瑰宝。 唐卡指的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的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制作唐卡的大师人物介绍。 在西藏博物馆内,一幅被妖化了的西藏地形图。 年,毛主席给达赖喇嘛的一封信。 毛主席送给达赖喇嘛的玉质提梁壶。 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 罗布林卡被喻为拉萨的颐和园。 拉萨河,远处为拉萨柳梧大桥。 每天都有大量的朝圣者在大昭寺跪拜。 粉红色的桃花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在这个时间段前往打卡。 拉萨市烈士陵园。 拉萨市能有今天的安宁,离不开这些守护神(一般这种画面是不能拍的,我只能偷拍)。 拉萨市民的安康生活。 拉萨市民的安康生活。 大昭寺是拉萨最火的寺庙和旅游景点。千百年来,大昭寺的香火不断,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大昭寺门前聚集的都是朝拜者,从早到晚,日复一日,从不停歇。 大昭寺门廊屋顶正中,置直径1米多、形如车轮的铜质鎏金法轮,两侧各有一只鎏金铜制跪鹿。 漫漫长路转经道。布达拉宫旁。 八廓街,八廓街紧挨大昭寺的环形转经道,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由此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 现在的八廓街已成著名的商业大街。 在八廓街摆卖的藏品饰物。 在八廓街摆卖的藏品饰物。 藏红花,冬虫夏草,唐卡,转轮在此店应有尽有。 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宗角禄康公园。 宗角禄康公园内一景。 拉萨市民。 拉萨市民。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纳木错湖,远处为念青唐古拉山群山。 年9月,我与岭海老年大学几位学友从成都租车出发,前往西藏,青海。本美篇只介绍西藏,青海部分。四川,甘肃和云南的藏区留待第二辑介绍。 当我们的车辆沿着金沙江快进入西藏境内时,江对岸一巨石雕刻着“西藏”两字,这意味着我们进入西藏了。由G国道进入西藏江达县。 由于经过多天的奔波以及进入高原地带初期,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原反应,因此决定在昌都县休整。 昌都~藏东的一颗明珠。 利用休整期间对昌都寺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该寺喇嘛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 西藏最大寺庙之一,僧人众多,是西藏驻寺僧人最多的寺庙之一 在昌都休整完后,我们走国道南下,途径邦达机场,邦达盘地后转入国道。 位于国道旁的然乌湖。 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边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全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 如果你还未曾来过西藏,未曾感悟过那种纯洁的美,那就来然乌湖吧,它会让你永生难忘。 当晚在然乌镇住宿,海拔米。 离开然乌继续向西,经过米堆雪山公园,进入要收门票元,我们只好作罢,在道旁用mm镜头拍摄海拔米的米堆雪山主峰。 继续往西,司机向巴小伙子为让我们能早点看到南迦巴瓦雪山,拼命赶路, 南迦巴瓦雪山受雅鲁藏布江丰沛水汽的影响,南迦巴瓦峰常年遮掩在云雾之中,从不轻易露出真颜,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羞女峰”,并有“十人九不遇”的传说。 用当地藏族人的话说,“看见南迦巴瓦的真颜,需要缘份、运气和神灵的眷顾!”,那天我们看到了她的真容。 南迦巴瓦雪山,主峰米。(林芝地区) 在林芝地区有一条非常漂亮的河叫尼洋河,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也是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 再次进入林芝的柏树园,上次用傻瓜相机拍不到它的全貌,这次用广角镜头一睹她的风采。 在墨竹工卡县,位于国道旁一个村庄叫甲玛乡,松赞干布出生于此,他的伟大功绩建立吐蕃王朝。 距离拉萨还有60公里左右的路途上,路标标示国道公里处,我们停车拍摄时遇到了两位徒步者,经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从云南大理刚大学毕业便商定徒步去拉萨,以便煅炼自己以后出来工作的应变能力。 他们身背60斤的行囊,已步行了60多天,平均每天15元生活费,住宿搭帐篷,还有一天便可到达拉萨,我们真为他们的?劲所折服。 在国道旁的一个村庄,见有藏民在晾晒青稞,停车拍摄,被藏民发现后他们便收工了。 首次进入拉萨的学友,透过拉萨河远眺到布达拉宫,他们无比的兴奋,停车在河边拍个不停。 穿过拉萨柳梧大桥便可进入拉萨市。 是北京—拉萨公路(国道)与上海—聂拉木公路(国道)的共用过河通道,也是拉萨市区至火车站城市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7年4月30日,柳梧大桥建成通车。 年9月,第三次抵达拉萨市。 拉萨因阳光充足别称日光城,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在布达拉宫广场,有一对来自巴塞罗那的小情侣,穿着西藏服饰前来找我,说:大叔能为我们拍几张照片吗?我应允并留下他们的qq邮箱地址。 在布达拉宫广场前,二个喇嘛也与时俱进,用手机拍摄布达拉宫的雄姿。 在布达拉宫旁的转经大道,每天都有许多藏民手持转轮在转经。 年轻的妈妈也让孩子触摸转轮,从小就受到朝圣的熏陶。 布达拉宫广场每晚九点都有一场音乐喷泉在播放,让各地的游客感受新时代拉萨的发展。 布达拉宫的音乐喷泉。 适逢拉萨的雪顿节,市民在公园内各自围着小圈子在聚会。 藏民与藏獒,若与藏獒合照,每人收费5元。 在卡若拉冰川,两位藏族小美女,拍摄要收5元/人,与年首次去西藏拍摄小藏民,那时的纯真又有大大的变化。 卡若拉冰川,电影《红河谷》等的外景拍摄地。 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公里,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宗山上,是清光绪三十年(年)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战场遗址。 白居寺,海拔米。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 从日喀则回程去纳木错,走省道s,便捷且沿途风景不错,就是沙尘大了些。 在国道,念青唐古拉山的最佳观赏点。 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受东西向的怒江断裂带和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控制,挤压断裂褶皱是形成了海拔平均米以上的高大山系。 青藏铁路上的桥梁,摄于当雄县。 前往纳木错,有羊群挡道。 在海拔米的那根拉山垭口,远眺纳木错湖。 “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错湖面海拔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平方公里。 沿着国道(青藏公路)一路往北,此路段多公里,平均海拔米,在去之前曾做过功课,有驴友攻略曾讲过:此路段能快速通过就通过,不要在此路段上逗留,原因是这里的空气含氧量低,让人容易感到不适。然而我们在这路段停留了三个晚上,分别在纳木错湖畔住宿,海拔米;在安多住宿,海拔米;在五道梁住宿,海拔米。原因是我们从成都出发已经16天了,高原的生活环境也基本适应,故此敢于逗留。 在青藏公路上,时不时就发现公路两旁竖立很多金属棒,后经查证,这些是用于解决青藏公路冻土问题的措施。 在可可西里地区,在铁路和公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竖立的“铁棒”,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做“热棒”。热棒是青藏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 国道的沿途风景。 国道的沿途风景。 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基本上并肩同行,每一处都有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米,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最集中的地区。近年由于非法偷猎者的大量涌入,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地政府因经费不足,保护野生动物的范围和力量也相当有限。年1月18日,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猎者枪战,英勇牺牲。 唐古拉山垭口,海拔米。 唐古拉山口是西藏与青海的分界线。 五道梁兵站,海拔米。 我们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所拍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昆仑山,海拔米,我们的座驾,四驱霸道。此次西行的终点是昆仑山,逗留半小时后便开始返程。 下一辑藏区旅游,介绍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藏区的景点。 这次驾车行在西藏与青海的线路图。 年,依据川藏俱乐部的地图,在电脑上描绘的全藏区旅游线路图。 长按下图,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