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10月2日13时,张国华和谭冠三率队进抵到桑达本贡,在此休整了一天后向嘉黎进发,冰天雪地高寒缺氧的直根山、冷拉山也没能挡住他们的脚步。跟随张国华的参谋记下这样的文字:“沿途以农业为主,山上有小树,道路有二分之一的大乱石,人马通过均较困难。”山上的小树,其实是爬地柏,高原上一种生性耐寒、徽墨盘曲低矮、匍匐在山坡上的常绿灌木,也叫曲枝柏。爬地柏虽然矮小,其貌不扬,但质地坚韧。张国华他们路上几乎天天要遇到雨雪天,部队靠燃烧爬地柏总算吃了几顿热饭。走南路和走中路的第52师各部,克服了重重困难,分别翻过了海拔米以上的丹达山和瓦合山。数十天内,进藏部队翻越海拔米左右的雪山10余座,跨越江河无数条。10月8日,张国华他们来到了冷拉山。之前,部队在开展教育时已经介绍冷拉山了,那是一座海拔米的雪山,鼓励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这时,行军队列里传来了《进军歌》、《18军是铁打的英雄汉》的歌声。文工团有位四川参军的大学生刘二小,大家送其雅号“老夫子”。他那匹“飞机牌”的马,从泅渡怒江之后就经常“趴窝”。“老夫子”在路旁大声地朗诵道:“走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走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祖国山河多壮美哟,我走马不前。”旁边的人见状急忙喊道:“‘老夫子’的马又趴窝了,快把他的东西放到别的马上去!”“好,放到我的马背吧!”大家一齐跑过去帮助卸东西。正忙碌着,张国华、谭冠三走了过来。张国华见状问:“同志们,怎么不走了?”刘二小答道:“非我不走,马不前也。”引得大家一阵哄笑。谭冠三笑着说:“马不前也,何不求助同志乎?快把东西放到我的马上。”张国华急忙说:“不,把东西放到我的马上,谭政委的马驮的东西太多了。”刘二小感动地说:“不,不,我能行,我能行。”张国华有意岔开说:“你刚才朗诵得不错嘛!”刘二小不好意思地说:“瞎胡诌的,开开玩笑,解闷儿的。”张国华说:“听说你的快板说得不错嘛。要是设个鼓动排,你说快板,他唱歌,还有的吹喇叭,鼓舞部队士气,你看好不好?”刘二小说:“首长,这主意太好了。我马上向团长报告,立即组织节目。”张国华说:“那好,我等着看你们的节目。”张国华停住步子,重重地喘着粗气,看着海拔近米的山顶,他想,此时风雪交加,不好分辨路径,稍有不慎,马匹、牦牛甚至人员都容易翻下山崖。“我看,今天能够住北坡就不错了。”本来走在前面的李觉折了回来紧走两步对张国华说道。张国华说:“此地气候恶劣,不利于宿营。”李觉说:“欲速则不达,现在是想快都快不起来了。”张国华又仰头看了看山顶,说:“你再观察了解一下,最低限度是今晚住北坡。”傍晚时候,距离北坡眼看只有50米了,张国华看了又看,是一处大面积的缓坡,虽在下雪,但具备了宿营条件。如果再继续往上爬,山上雪大天也黑了,又没有明确的路标,马匹和人员踩着积雪走路很危险。张国华让李觉通知部队,今晚宿营此地,做好马匹人员的防寒防雪盲工作。已经在雪山上整整走了一天。有的人因防护不善得了“雪盲”,眼睛红肿得什么也看不见。90%的人都有高山反应,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步履艰难地向上爬着,又一次体会了什么是生不如死的感觉。夕阳西下,天慢慢地黑了下来。在距离北坡只有5米的地方,张国华眼前一黑险些摔倒。刘医生赶紧把自己的棉大衣铺在地上,他摸着张国华的脉搏,大吃一惊,跳动太快不正常。他意识到问题很严重,但他没有说,这个时候,说了不但影响军长本人的情绪,一旦大家都知道了,势必影响士气。安顿下来后,见张国华脸色也恢复了红润,刘医生又给他量了血压、把脉,终于印证了他的判断:高血压、心脏病的痕迹明显。刘医生出生于医学世家,毕业于医学院,在豫皖苏时期就跟着张国华了,是18军官兵公认的一个奇才。张国华问他:“刘医生,你给我说实话,我这心脏是不是有问题?”刘医生说:“昌都战役的时候,李参谋长让你休息,你不听。”张国华又问他:“血压是不是也高了?”刘医生说:“没事的,山这么高,谁都难受的。”张国华说:“你好好给谭政委检查一下,我担心他承受不住呢。”9日早上7点,天还没亮,部队就又出发了。出发前张国华对李觉说:“通过高海拔的地方,最好是在中午12点以前。”李觉说:“过了12点,容易雪崩嘛,这个我知道的。”张国华说:“下午气候变化多端,时风时雪,忽而冰雹,忽而雪崩,翻山易出危险。”李觉说:“昨晚的北坡虽然坡度缓宽度够,我还是有些担心,没睡好哟。”张国华说:“如不是万般无奈,人马切不可在半山宿营。”李觉说:“万一遇上暴风雪,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张国华说:“你选择的地方,我放心。”终于站在冷拉山顶峰了,放眼望去,白雪皑皑。山的南坡是必经之地,但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呼啸的寒风不时卷起雪片,漫天飞舞。担任警卫任务的干部战士很有经验,他们抱着被包滑雪一般往下滑,马匹在人的牵引下慢慢地向下走。张国华、谭冠三也坐在背包上,呼呼向下滑。刘医生的心始终是悬着的,他担心张国华的心脏,也担心谭冠三这么大年龄,往下滑心脏承受不住。李觉下了雪坡后,禁不住回望雪山出神,用他的大嗓门吼了一句:“他娘的!冷拉山,你可真冷啊!”话音刚落,把手伸进衣服袋摸了摸,张国华说:“大个子,你是想抽烟了吧?”李觉问:“国华,你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张国华说:“去年你和王副政委翻越雪山时,你不是也抽烟吗,显示你的强大,你能征服它!”说得李觉哈哈大笑。正笑着,他看见几个战士正在救护陷在雪水坑里的驮马时,立刻就加入到救马行列中了。下山又摔死了几十匹驮马,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反正没有多少吃的,准备把摔死的马匹也带上,毕竟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但任何一个干部战士都不忍心,最后还是张国华和李觉说“埋了吧!”一群战士用圆锹准备挖坑,但冻土挖不动,就用雪把摔死的马匹盖住了。过了很久,那些战士还在难过,说马们也算是为我们进军而牺牲的,可我们只能那样对待它们,真是对不住它们啊!刘振国最后一个滑下来,天已经黑了,狂风大作,飞舞的雪片让人睁不开眼,打在脸皮刀割一般难受,刘振国打着手电收容掉队人员。翻越了冷拉山口后,人马极度虚弱。下山时,军文工团张国藩实在走不动了,本来骑在马上,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把他扶起来后,邓群阶等4名男队员用担架抬着慢慢下山,但他还是在途中停止了呼吸。邓群阶是个大个子,力气大体力好,一路走来吃得少,因抬担架劳累过度也倒在雪地上了,当晚就停止了呼吸。这座雪山,18军官兵不喜欢它,甚至憎恨着它,张国华肯定也不喜欢这里的,他在日记里有这样的文字:我们翻越冷拉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牺牲了4人,还损失了十多匹骡马,他们为西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会永远铭记着他们。山坳间,一座座帐篷搭在了雪地上,四周还筑起了雪墙。因为战友的离去,大家都怀着悲痛之情。张国华不安地看看天空,对李觉说:“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反常现象立即采取措施。”张国华进入帐篷,本来又累又饿,但已经筋疲力尽了,顾不上吃干粮就睡下了。刘医生给张国华服了降压药和安眠药,张国华睡着后没多久,就因高山缺氧被憋醒了。他觉得胸闷,呼吸困难,遂慢慢坐起,摸着火柴想把马灯点着,但连划了三根火柴都没点着。他突然悟到,这是在海拔米的雪山上,严重缺氧啊!他披上大衣半卧在帐篷内。帐篷外山风呼啸,月光如银。他心想,今夜不会有暴风雪了,真是天助我也。此时,他感到头像要裂开一样疼痛。他知道这是高原反应,便摸出事先准备好的止痛片用水松下,然后微闭双眼,双手紧紧地按住太阳穴,渐渐地陷入了沉思:走南路的阴法唐和走中路的陈子植的部队也开始断粮了。炮兵营在过瓦河山时,骡马突然死亡,大炮都是靠人抬着爬过山的。我们的行程刚刚过半,粮食是当前的主要困难。现在部队是靠稀粥和野菜度日,再过些时日就到冬天了,连野菜也无处找了。战士们能熬过这一关吗?能,一定能!我了解他们。这是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部队。此刻,他又想起了18军和蒋军第师的白刃战,想起了昌都战役中第团7天长途奔袭堵住了敌人,想起了进藏之前刘伯承司令员的嘱托。瞬间,邓小平政委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进军西藏,有军事问题,也有政治问题,军事和政治相比,政治是主要的。你的担子不轻啊!你们一定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他耳边又响起了毛主席的湖南乡音:“你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进去了,又被赶出来了,怎么办?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此时,张国华猛地坐起自语道:“请主席和邓政委、刘司令员放心,只要18军在,就决不会被他们赶出来。我们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天亮了。雪山上又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张国华正在山坡处用雪搓脸,谭冠三也边搓脸边走来说:“国华,昨晚派出去探路的牦牛和向导都回来了。”张国华说:“我早知道了,路还是没找到。”谭冠三说:“是啊!带路的藏族向导说他也迷路了,正念经求菩萨保佑呢。”张国华坚定地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嘛,我给大个子说了,再让工兵营派人去探路。”部队边探路边前进,整整走了一天还不到20公里。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又找不着下山的道路。饥饿,疲劳,加上高山严重缺氧,又有战友倒下了。医护人员也在不停进行抢救。张国华深知,在高山上多待一分钟,生命就会多一分危险。他命令工兵继续寻找下山的路。正在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声:“不怕死的跟我下呀!从雪坡上滑下去。”说完雪坡上溅起了串串雪花,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雪痕。战士们见滑下去的人没有什么危险,也都喊道:“快来坐‘电梯’往下滑呀!”接着便一个接一个地滑了下去。顿时,战士们的笑声、指挥员的吆喝声、战马的嘶鸣声,汇成了人类战胜天险的壮丽乐章,在千年雪峰上回荡……张国华指着这壮观的场面,对身边的李觉说:“还是他们聪明。走吧,咱们也坐坐这‘土电梯’。”李觉从兜里掏出一包药说:“你的牙疼,这是医生给你的止痛片。他们去抢救病号了。”张国华接过药关切地说:“谢谢。大个子呀,你立即派人,一定要把谭政委和体弱的小同志、女同志照顾好,千万不能出问题。”说完,张国华穿好大衣和赵谨仁手拉手地滑了下去。部队经过数小时的翻滚和与冰雪的搏斗,终于到达山下,随即埋锅做饭,清点物资,包扎伤口。李觉呼哧呼哧地走过来,问张国华:“国华,今天的电梯坐得还舒服吧?”昌都战役后,李觉知道张国华有高血压了,其实是来看看他的情况的。张国华说:“老李啊,要是有只烟抽就好了。”李觉说:“你也不早说,我这有一包,快放干了也没舍得抽。”张国华点着一支,吸了两口,感觉不出任何味道,他心里憋得慌,南路的阴法唐他们到哪里了?中路的陈子植他们到哪里了?他让李觉赶紧联系。接着又问道:“独立支队的情况怎样了,有范明的电报吗?”10月19日,张国华一行到达墨竹工卡。这里已属于拉萨河谷地带,虽然也刮着呼呼的寒风,但空气明显变得湿润,先期到达拉萨的张经武、王其梅和阿沛已经做了不少工作,郄晋武率领的团已经在德庆等待,面临的最大威胁仍然是饿肚子,但暂时不会饿死人了。21日,到达德庆与团会合。此时,张经武正在与达赖协调部队入城的时间。张国华、谭冠三、李觉、刘振国坐在草地上,他们对这一路走来的情况做了分析和总结,每个人的心都是沉重的,都在不约而同地想着同一件事:“虽然我们顺利走过来了,10多名战友永远留在路上了,还有死去的驮马……”每个人心里都难过,张国华缓慢地说道:“你们知道吗,筑牢部队也很辛苦,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昌都出发时我就知道,每前进一公里,就会倒下一名战友啊。”他们看着那些自己还有深刻印象的数字、地名,心里丝毫没有自豪感,他们心里久久没能平静:18军先遣部队进军拉萨,历经多天,穿越横断山脉,翻越米以上雪山12座、米雪山4座;横渡金沙江、怒江等大小江河数十条,最艰苦的行程是从怒江、边坝到太昭与拉萨河谷之间,不但山高水急,特别是通过“穷八站”前后这一段路程中,连续翻越丹达山、鲁贡拉、冷拉山等4座米以上的大雪山。骡马极度疲劳,因草料不及,死亡三分之二;随军运输的牦牛队距离本队更远,后方补给接济不上,部队在半饥饿的状态下行军,干部战士体力急剧下降。加之高山缺氧,呼吸困难。疲劳、饥饿、高原病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前后有10多名干部战士长眠在进军征途中。最终,18军顽强地跋涉公里,胜利完成了和平大进军的任务。但到拉萨没多久,不少干部战士生气了,一些随18军进来的西藏工委地方干部生气了。连李觉也生气了,他正在发牢骚:“马在西藏拉萨野地里啃草,每匹马每天要交两块银元给西藏地方。这是不要命的欺负我们啊。”张国华一点气也生不起来,他对李觉说:“老李啊!别生气诺,我们进都进来了,还怕他们这点小把戏不成。”李觉说:“大把戏小把戏我老李都没怕过,只是这气不通嘛。”张国华说:“这一出演晚了,说不定还有更厉害更气人的呢。”李觉还是想不通,说:“气死我了!”张国华心想:“当然千般想万般虑,还是没有估计得到,到了拉萨连马吃草也要每天一匹马收两块钱。”于是他估计,还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等着他们。而这也是从一开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就估计到了的。因此才一次又一次提醒张国华要把困难想在前面,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张国华马上又与谭冠三、李觉、刘振国碰面,经过商量决定一面对当地贵族耐心细致的工作,一面规定进城时所有马匹留在德庆,由专人负责看管放养。10月24日,18军、工委机关、部队乘牛皮船渡过拉萨河,进驻拉萨东郊。张国华根据阿沛的意见,报经西南局、西南军区呈报中央和毛主席批准后,部队三分之一的人员不经过拉萨,直接或绕一点路开赴驻地。另以三分之一(大约人)驻拉萨及附近。其余三分之一则驻拉萨、太昭一线。这样分布,既照顾拉萨当局情绪,又利于部队立即投入农业生产。公元年10月26日,这是西藏历史上一个庄严的时刻伟大的时刻,她翻开新西藏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秋阳将拉萨照耀得十分灿烂,秋风抚面,蓝天白云下,拉萨数万僧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载歌载舞,夹道迎接解放军入城。第二天,团向日喀则、亚东开进。结束了西藏长期以来有边无防的历史。12月1日,范明、慕生忠率领的18军独立支队克服艰难险阻,历时3个多月,行程里,胜利到达拉萨。那些山、那些水、那些雪、那些艰难困苦已远在身后。各个单位都有细心的干部记下走过的路的路线和名字。小北路:岗托镇——瓦拉寺——江达县——觉拥——达马拉山——昌都县——恩达村——类乌齐——丁青镇——沙丁宗——雅安多——白嘎乡——桑达本贡——桑青松多——措多乡——唐普松多——直孔提——工卡镇——拉木——德庆——拉萨。这也是不少商旅、骡帮常走的路。张国华、谭冠三率领的18军军直机关就是沿着这条线路走到拉萨。岗托镇——瓦拉寺——江达县——觉拥——达马拉山——昌都县——恩达村——瓦合塘——加玉桥——洛隆县——边坝——丹达山——查拉松多——恩朱格村——擦曲卡——嘉黎县——郭勒村——拉如村——太昭——鹿马岭——日多——工卡镇——拉木——德庆——拉萨。王其梅率领的18军先遣支队沿着这条线路走到拉萨。北路:昌都——朗达——拉贡——恩达——类乌齐——觉恩卡——丁青——色扎——尺牍——巴达松多——雅安多——霍益塔——索宗——尼玛喀——夏秋卡——那曲——桑雄——纳隆尕卡——热振——旁多——林周——澎波朗塘——拉萨。这条路整体地势高,但相对较为平坦,翻越的山岭少些,丁青以西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但草场多,放马比较方便,所以许多骡帮、商旅愿走此路。郄晋武、杨军率领的18军进藏部队第一梯队52师团,陈子植、阴法唐率领的18军进藏部队第二梯队52师师直、团、军炮兵营走的大体就是这条线。这一条大道,也是清朝中央政府的入藏官道。全程直穿横断山脉西半部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崇山峻岭,沿途人烟相对较多,往来官民、商旅多走此道。53师苗丕一率领的团原计划沿这条线进拉萨。南路:昌都——帮达——八宿——波密——排龙天险——鲁朗——林芝——拉萨。此路十分险峻,沿途多有茂密森林,并有地震塌方带,虽然海拔较低,气候温和,但路较难走,行人较少,特别是很少有全程走过的人。云南部队团原来是要经这条线到拉萨的,后来该团只到了察隅就没再走了。18军独立支队进藏路线:西宁——日月山——倒淌河——香日德——黄河源——通天河——唐古拉——当拉岭——桑荣乡——聂荣——色庆乡——黑河(那曲)——乌玛塘——热振——林周——拉萨。(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dazx.com/jdjd/6351.html
------分隔线----------------------------